中国致公党宁波市第四届委员会成立五年来,在中共宁波市委和致公党浙江省委会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促进发展作为参政履职的第一要务,积极拓展海外联谊,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展社会服务,为推动宁波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致公党宁波市委会强化履职意识,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市委会领导高度重视民主协商工作,积极参加了市委、市政府的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先后就《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决定》、《关于深入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决定》等重大事项和重要人事安排参与协商。会前,市委会都会以各种形式征求党员专家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形成文字材料。其中许多建议、意见被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吸收采纳。
致公党市委会着眼长远,将参政议政作为体现民主党派存在价值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加大参政议政工作力度。建立考核机制,落实基层支部调研任务。为积极配合致公党中央“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岛保护”的重点调研课题任务,市委会主要领导多次陪同致公党中央、省委会领导前往我市沿海岛屿实地考察,召开专家座谈会议,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致公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
自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致公党市委会在宁波市政协大会上共提交发言材料16篇,其中,大会发言6篇、书面发言10篇,提交集体提案28篇,内容涉及经济、教育、农业、环境和医疗保障等方面。《争办世界海洋博览会,构建海洋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议被市政府部门采纳,已开展前期申办准备工作。《推进动产融资担保,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集体提案被致公党中央作为全国政协会议提案。《关于在宁波开展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建议》的集体提案被市政协列为主席领办提案,并得到多家媒体的持续关注,社会反响热烈。市委会被致公党中央评为“2009年度参政议政先进集体”。
致公党市委会切实做好社情民意和信息反映工作。五年来,市委会共整理报送信息300余篇。其中,《对修改〈社会救助法〉的几点建议》、《建议对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执行情况加强监管》等7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纳,《进一步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认知的建议》的信息获国务院领导批示。《海外留学人员期盼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等信息被中央有关部门录用。34篇信息被致公党中央录用。
致公党市委会十分重视民主监督活动。承担了市政协民主评议课题任务,就提升宁波旅游产品竞争力进行调研后形成评议报告,获得市政协肯定,被多家媒体报道。许多党员在党风廉政建设检查、执法检查和行风监督等活动中尽心履职,切实发挥了参政党的作用。
致公党市委会积极发挥“侨”、“海”优势,拓展海外联谊活动。增进与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的交流。积极与市级有关涉侨部门开展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关注归国留学人员的创业和发展。成立第一届海外联谊与归国留学人员工作委员会,搭建了留学人员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密切与归国留学人员、华裔新生代的联系。继续关注归国留学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在人大、政协会议和各类专题座谈会上,积极反映他们的需求和心声。围绕归国留学人员的投资创业和生活情况作连续跟踪调研,形成《进一步优化我市归国留学人员投资创业环境的建议》等调研报告和提案,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致公党市委会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开展救灾扶贫献爱心活动。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及时发动党员向灾区捐款。在汶川抗震救灾活动中,市委会共捐现金近27万元。19位党员分别被致公党中央授予“抗震救灾突出贡献奖”或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加强结对助学、文化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做好“医疗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工作,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市委会与致公党贵阳市委会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方案》。选派林业特产专家赴贵阳、黔东南等地开展杨梅产业的帮扶发展活动。通过技术讲座、专家现场技术讲解、与农户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等形式,实施“造血式”扶贫,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致公党市委会注重学习教育,大力推进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思想建设的渠道和载体,提高思想建设成效。市委会连续两年获得“省级先进集体”称号。其中,鄞州区综合支部、浙江万里学院支部被致公党浙江省委会评为省级先进支部,4位党员被省委会评为省级优秀党员。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学教活动中,市委会、鄞州区综合支部被致公党省委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6位党员获得致公党中央和省委会授予的先进个人称号,1位党员被致公党中央授予“海外联络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宁波日报记者 吴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