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屡酿惨祸多与违法行为有关》后续
中国宁波网讯 根据货物来源、驾驶员居住习惯等给工程车分分类,再编个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工程车事故的发生。这样的方法有无可取之处,记者昨天对此进行了调查。
900多辆工程车被分成20个车队
在集士港交警中队辖区内的高桥镇,是以塘渣、石子等为主的基础建材产出地,有相关运输企业10多家,各类大型运输车900多辆,外来驾驶从业人员2000多名,当地百姓曾经频繁地被工程车交通事故所困扰。
跟很多地方类似,在集士港、高桥这一带跑运输的黄沙车、渣土车等工程车中,仅有30%左右是属于企业管理的,大部分都属于私人所有。组织分散、缺乏统一的公司管理,即便挂靠也是个人单干,公司根本管不到。
与此同时,运量大、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安全行车意识差,再加上短期利益的驱使,令那些无组织的“散兵游勇”根本无力走上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规范之路。
从2005年开始,集士港交警中队就在调查的基础上,动员广大车主、驾驶员在自愿归属的原则下组建车队,并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组队方法。
该中队邱忠海队长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具体的组队方法,如高桥镇里多矿山,便给专门从矿山拉石子的车辆编队,每20辆为一组;如民乐村居住的安徽籍工程车驾驶员比较集中,就将他们分到同一个组里。
通过千方百计从车和人身上找关联,让大部分工程车都找到了组织,900多辆工程车被分成20个车队,然后由每个车队推选出车队长和安全员。交警部门又指导车队,建立了自我管理、安全管理、驾驶人安全协会、车队奖惩等各项制度进行规范。
车主们积极参与工程车“编队”
工程车虽然属于私人所有,但驾驶人大多是招聘的。在车队建立过程中,中队着手建立了车辆、驾驶人档案,对车辆及驾驶人的信息进行详细登记。特别是事先对驾驶人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甄别,要求车队杜绝聘用有多次肇事记录的驾驶人,为车主立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因为就算不小心出了事故,也能按照程序获得保险赔偿,使车主免受损失。车主们自然愿意主动来加入“编队”。
交警提供的服务让不少车主看到了长远利益。高桥镇一家石料公司老板老余,曾被人们戏称为“事故老板”,如今也翻了身。自“入编”之后,在交警中队的帮助下,他的公司先后建立了近10项安全行车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仅在一年时间里,就从每年发生大小交通事故40余起的“事故大户”,转变成了安全运输的标兵。此后,老余也不再为事故发生后的高额赔偿和繁琐的处理程序而烦心了。
交通事故连续6年下降
目前,“霸王车”、“强盗车”等被老百姓憎恶的工程车违法行为,经过这么编队和规范,已经得到有效的扼制。体现在数据上也非常明显。2006年,辖区内因工程车事故死亡8人,全年事故总数395起,受伤21人。这些年来,在工程车数量增加、道路交通参与者多元的情况下,数据持续走低,今年上半年,事故数量仅为57起,受伤1人。交通事故连续6年下降,编队管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得到了体现。
此前,本报曾报道了工程车交通事故与其违法行为有较大关联。相关部门也在这些年通过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过,工程车运输毕竟涉及到多个环节,开在路上,重在源头。与工程车经常打交道的市民以及单位,应该也有不少想法,若有好的建议意见,不妨致电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分享一下。(宁波晚报记者 徐叶 通讯员 杨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