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市气温相对偏低。7月23日是24节气中的“大暑”,按常理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但市民普遍感到,天气并没有想象的炎热。来自市气象部门的信息表明,当天,我市最高气温只有35.9摄氏度。然而,“大暑”过后,高温天气随即来临,天气预报表明,昨天我市的最高气温已达37摄氏度。
大暑前后,为何会出现清凉与炎热两重天的现象?昨天,记者就此走访了市气象局的有关人员。
前期温度偏低,雨量特多
据市气象专家分析,今年7月8日至7月22日之间,我市的气候特点是“温度偏低、日照偏少、雨量特多”。来自市气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前段时间,全市日最高气温一直在31.3摄氏度至35.9摄氏度之间,而历史上的同期日最高气温则高达41.7摄氏度。其间,日平均最低温度为27.3摄氏度,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0.6摄氏度。从降雨情况来分析,前段时间共出现了12个雷阵雨或阵雨天气,降雨量高达159毫米,不但比常年同期多出97毫米,而且比去年同期也多出72.9毫米。
气象专家解释,个中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热带辐合带比较活跃,导致来自海上的东南风频频“光顾”我市;二是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偏弱,我市处于其边缘,所以便出现了较多的雷阵雨或阵雨天气。
新一轮高温天气来袭
市气象专家表示,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强度继续加强,新一轮高温天气又将出现,日最高温度可达37—38摄氏度。
针对新一轮高温天气的出现,有关专家提醒人们,要做好防晒工作,外出要戴太阳镜、遮阳帽或撑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并及时补充水分,尽可能地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同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食绿豆汤、苦瓜、冬瓜汤等清火润肺的食物,多饮水,防止脱水。
此外,游泳是人们常用一种避暑方式。对此,有关专家提醒人们,夏天每次游泳应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因为人在水中的时间过长,体温调节功能就会遭到破坏,会出现人体动脉收缩、静脉扩张,使血液停滞在皮下静脉内,造成皮肤青紫、嘴唇发黑,甚至出现痉挛现象。(本报记者 陈振如 通讯员 许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