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头正劲,产业转型迈开大步;关停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工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科技投入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百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
刚刚过去的半年里,我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奏出一曲优美的“转型曲”,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善弈者谋势。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宁波的发展放到“两个1万平方公里”战略空间层面来谋划,向大海要土地、要资源、要能源、要空间,积极构筑新的发展平台、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港口是海洋经济的龙头。“十二五”期间,宁波港口将加快由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转变,由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打造“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成为宁波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重大机遇的重要抓手。
今年,在原有的14个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基础上,我市新开办了浙江金属矿产品交易中心、宁波进口煤炭交易中心等市场,实现铁矿石、钢铁、煤炭交易量超千万吨。
以海洋经济为龙头,“4+4+4”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和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全面发力。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吉利集团一期年产12万辆整车项目于4月顺利投产,韩国万都、法国佛吉亚、台湾信昌等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纷纷开工建设。
创业创新风云榜上,一批转型升级的明星企业踏上了宁波经济“奥斯卡”的红地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出,“广大企业家要始终志存高远,要始终心系发展,要始终胸怀大局”。今年以来,一批面临“五千万元”发展瓶颈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迈得更加坚定,开始了充满激情的“二次创业”。
得益于工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工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36.7亿元、利税59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7%和33.6%,大大高于工业生产增幅。
得益于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工业的创新驱动力更强劲。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027.6亿元,同比增长40.7%;新产品产值率为18.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高达28.1%。
得益于海洋经济的强大引擎,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上半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1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9%,快于服务业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为54.7%,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纵观宁波经济的“年中成绩单”,处处透出“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市领导的话铿锵有力。
上半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18592元和10228元,同比分别增长14.0%和15.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市区居民,说明宁波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人士这样说。
继续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力度,在新增财力方面继续向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倾斜……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百姓生活,让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也改变了百姓的消费预期,增强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宁波日报记者 俞永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