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英(右)举着莲藕笑盈盈。宁波晚报网网友“钱继锋”摄
3天前,宁波晚报网(nbwb.com.cn)网友钱继锋在“镜头”栏目里上传了几张照片,不仅照片得到网友的好评,照片主人公灿烂的笑脸也给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网友称她们为“荷田西施”,她们的生活如何?昨天早晨6点刚过,记者赶往种植莲藕较为集中的鄞州茅山镇,在茅东村茅坞北路边的荷田里,见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
为了一家人在一起
正在挖藕的有4人,是余国英夫妇和张周泉夫妇,他们两家都是江西鄱阳湖人,30岁出头。
33岁的余国英(上图右)的脸虽晒得黝黑,但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和她脖间的一串白得晃眼的珍珠项链相互映衬。这串珍珠项链可不是便宜货,大小一致,颗颗玉润。这是她妈妈亲手穿的,女人都爱美,她天天戴着。
余国英夫妇5年前来到宁波打工,曾在首南街道种过藕,后来租不到水田就到鄞州茅山镇来了,张周泉夫妇也在浙江其他地方种过藕,去年来到宁波。
余国英满脸笑容,从荷田里摸出一节壮硕的莲藕举给记者看。现在的余国英十指粗糙,可她未出嫁时,是家里的宝贝,家务活都较少干,更别说干重体力活了。嫁人后,丈夫出门打工,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余国英带着儿子也跟着出来了。没其他手艺,夫妻俩决定种藕。
“儿子每天在田头喊,妈妈,回家吧,妈妈,陪我玩。”余国英说,那段时间,她真的觉得很苦,回家向老公发牢骚,虽然苦是苦一点,但起码一家人在一起。
刚开始种藕没经验,头两年还亏损了,日子紧巴巴的。后来,夫妻俩的劳作和经营企稳了,小日子过得辛劳但是很满足。现在,两个儿子都已上了小学。
莲藕好吃采挖艰辛
今年,余国英和丈夫种了50多亩莲藕。种藕,一般在5月前栽种完毕,5月到7月,休息一下,7月之后,就要观察藕是不是可以采摘了,早点采摘,就能卖个好价钱。
现在采藕方便了,余国英采用新式“武器”。采藕时,先把荷叶砍掉,然后用高压水泵将湿泥冲开,藕就埋在二三十厘米的湿泥里,湿泥一冲开,基本上就能看到整根藕了。“看着轻松,其实也难采,不仅要防止被莲茎上的小刺弄伤手,引起过敏,还要忍受长时间弯腰引起的腰痛。”夏天最热的时候,人一下到被晒得滚烫的水田里,感觉要“煮熟”了。
如果有经销商来拉货,通常从早上四五点开始就干活,他们做熟练了,一人一天能挖500多公斤。
“前几天藕的价钱还比较高,这几天采的人一多,价钱下来了。”余国英丈夫余正林说,今年天气不错,没遇上台风,所以藕的质量普遍都不错,而且数量也多,但几天工夫,一公斤藕的批发价从3.6元降到2元,现在只能是跑跑量。
藕在冬季反倒能卖个好价钱,藕只要埋在泥里,是不会坏掉的,所以,藕农们习惯留一些藕到冬天时再采。但冬天,荷田里那个冷啊,浑身都冻成了冰棍,腰都伸不直,腿上还被冻得裂开口子。
再苦,收钱时很高兴,“行情有高低,不过一般来讲,一亩地可以赚一两千元,比打工强。”余国英说。
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余国英虽和农田打交道,但很注重生活品质。现在他们一家栖身的房子是夫妻俩亲手建的,这幢房子离承包田不远,先打好地桩,然后用木头围出两室一厅,再用钢棚盖顶,拉上水电,还在室内安装了空调,买了冰箱和电视机,“如果我们搬家了,木头还能回收利用。白天很累,晚上要睡个好觉。”
不挖藕的时候,余正林打会儿小麻将。余国英则去逛街,不是去逛小商品,而是去逛精品店,儿子生日的时候,余国英必定带儿子去鄞州万达吃肯德基,看电影。
在余国英的计划里,她也想几年后成为大老板,但她觉得现在扩大种植规模还不是时候,“关键是承包田租不到,人家一听说种藕,还以为会把他们田里的泥掏空。”余国英说,一家人能在一起,儿子们听话,藕也能卖上好价钱,空闲了再去打打零工,她就知足了。
宁波晚报记者袁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