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宁海
宁海茶院乡:筑起本土道德文化长廊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8-10 09:44:13

  开车行驶在宁海盛宁线公路上,茶院乡沿线一段最是显眼。总长8.5公里公路的沿线有着风格统一、简洁美观的墙绘,“文明茶院,德行为先”,这墙上的八个大字构成了外乡人对茶院的第一印象。

  “现在农民的思想越来越活跃,空洞说教的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文明创建只能另寻良策。”茶院乡副乡长赵安超说起“文化长廊工程”,滔滔不绝。他觉得,如果基层道德文化建设不能落地生根,就没有生命力,而茶院乡的道德文化长廊找准了群众所关切的“兴奋点”,那就是当地的民俗资源。

  茶院的文化长廊究竟怎样依托民俗、凸显“本土”特色?拿墙绘“勤、信、礼、义、和”五个主题中的“勤”来说,乡里从《宁海县志》中发掘出乡贤“江南书布袋”王俊华的故事,又将从乡里走出去的“大梁山”集团的创业史加以编绘,这些“茶院专属”的题材甫一推出,就引起村民的兴趣。据村民讲,墙绘完成后,常有大人带着小孩到墙绘前边走边看,给孩子说乡里的掌故:这里有座千年古桥,许家村的由来是那样的……一面面墙绘,给乡村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墙上画着本乡的名人、名胜、名产、民俗,乡里人看了,既会有亲切感,也会有自豪感。”赵安超说,2008年起,乡里向老百姓征集墙绘素材,同时组织人力对全乡的人文历史情况展开调查,并邀请专家开展多次论证和规划,就是为求一个“亲切感”。虽然墙面绘制委托给广告公司完成,但每一张图样都由乡政府最后拍板定样。

  茶院的文化长廊除了盛宁线沿线外,还有约8公里长的村内墙。也许是受了文化长廊的启发,不少村民在自家院子的外墙上也涂上漆,刷上乡间流行的民谚和标语。柘浦王村支书徐孝宗说,村里人原本缺乏对文化的需求,通过对“文化长廊”的接受和“模仿”,一种新风气正逐渐形成。“这两年,大家比从前更注重环境的整洁、美观了。”

  据悉,茶院乡正在酝酿实施“道德文化长廊”新一期工程,计划把全乡所有可绘之墙都联起来。

  【采访手记】

  村民的文化需求需要一个触发点,茶院乡的“道德文化长廊”就起到了“触发”作用。去年,一些村在市文化局的帮助下建起“文化书屋”,图书阅览室布置得同社区阅览室几乎没有差别。据介绍,村民在晚上或者下雨天经常会来阅览室借阅书刊。“刚开始,书籍全是上面赠的,但后来也会有村民送书过来,丰富我们的藏书。”村干部高兴地说。

  宁波日报记者 余方觉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