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退休老教师坚持10年自费办图书室 藏书7000册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8-20 09:47:58

王老师在书室指导小读者填写借书登记本。 东南商报吴彦 摄

  新闻现场

  “听说王老师又买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呢。”周六下午,柳锦社区张明昊和几个小朋友兴奋地向“青少年希望书室”跑去。

  2002年7月,东恩中学退休教师王亚萍自费创办了“青少年希望书室”,今年是第10个年头。王亚萍虽然年过80,但她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力图把浓浓书香传播得越来越远,把育人情怀撒进每个人的心里。

  吴彦 李宁

  图书室藏书7000多册

  记者来到“青少年希望书室”,这里虽然只有20平米,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进门处还设了一个登记台和一台电脑。这天并不是书室开放的日子,但不一会儿,前来咨询活动、借书的孩子和家长就在这儿扎了堆,前前后后有十多位。

  王老师有着数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东恩中学退休后,返聘留校,在学校图书馆又工作了20多年。在王老师67岁那年,还拿到了宁波电大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证书。“我退休回家后,本以为可以享受悠闲的生活,可心里总是放不下图书馆的事儿。”于是,王亚萍决定在自己居住的柳锦社区内自费创办一个图书室。

  2002年7月,“青少年希望书室”在柳锦社区诞生了,它由社区的车库用房改建而成,起步时仅有图书450册。日常分类编目的工作自然都由王老师一个人做。王老师说,购书的经费来自她的退休工资。“生活上节俭点,节省下来想给孩子们买点好书。”

  值得高兴的是,图书室经过10年的发展,藏书逐渐增多,目前已有7000多册。其中包括王老师自己的藏书,民进市委会的捐书,学校师生的赠书以及连续四年来市青少年宫党支部个人党员的捐书。此外,书室还得到了海曙区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和宁波市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优惠,成为公共图书的流动借书点。

  煞费苦心挑选图书

  图书室每逢周二、周六下午3:00~5:00开放。寒暑假则是周二、周四、周六、周日开放。“来借书的人挺多,常常忙到晚上7点,还顾不上吃晚饭。”虽然忙碌,但王老师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至今有多少人来借过书、看过书,老人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有编号的借书卡,已经办出了636张,10年来累计借书人次达6万以上。

  是什么原因让大家钟情于到王老师的书室借书。原来,王老师挑选的图书,不但对学生的胃口,而且能让他们真正受益。王老师告诉记者,她在挑选图书前,可有一大堆的功课要做。首先要熟悉9年义务教育段的语文课本18册,了解各年级的书目内容,并加以分析、归类,然后选购贴近各年级教材的精品图书。比如,王老师发现小学至初中入编的古诗有200多首,便选购了唐、宋、明、清律诗等注译本,以及与主人公或文章内容有关的书籍,供学生延伸阅读。

  随着书源不断丰富与更新,来图书室借书的人愈来愈多,如今社区已经形成了全民借书、老少共读的氛围。社区的退休老人、年轻夫妻、祖孙三代,附近蔬菜店、水果店的师傅是书室的常客。

  “我愿意一直耕耘”

  “精力旺盛、想法多。”提起王亚萍,小区居民总是赞不绝口。十年如一日,王老师除了经营书室,还制作了10多套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板。她利用数十年来收藏的照片、图片,按照人物、年月、史实等分门别类,亲手制作成90mm×120mm大小的塑胶面块展板。

  今年,王老师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制作了以“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图片展板,内容从鸦片战争开始,涵盖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各个时期。如今,这些展板已经在东恩中学、市青少年宫等多个单位流动展出,受教育人群数以万计。“图片形象直观,容易接受,展板流动性强,可以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为了制作这些展板,老人花足了心思。

  王老师的家不算大,但却有整整一间卧室被作为资料储藏室。房间里放满了各种资料,包括书室的各种档案、活动策划、报告会讲稿等。看着满屋子的资料,王老师很欣慰“我愿意当一头牛,一直努力地耕耘下去。”

  这个暑期,书室正和社区居委会、市实验小学合作,举办为期近一个半月的“智能夏令营暨快乐读书节——扬帆起航,驶向智慧彼岸”主题活动,王老师告诉记者,每年书室都会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培养社区小朋友的读书兴趣。

  如今,王老师已经开始筹备书室十周年活动。“只要能让更多人读书,书室就会继续办下去。”话音刚落,王老师又开始填写由她组织的古诗词比赛的获奖名单了。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