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为了市民餐桌安全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9-04 09:11:28

  “1号、2号摊位信号正常!”、“3号摊位线路再检查一下”……9月1日晚7时半,阵阵急促的呼应声回荡在邱隘菜市场里。

  这是全市肉菜安全追溯体系的弱电智能系统安装现场。当晚至次日凌晨,8名工作人员要完成邱隘菜市场200多个摊位的管线铺设和信号调试。而在慈城东门、鄞州五乡菜市场,30多名施工人员也正挑灯夜战。

  去年10月,宁波与上海、杭州等10个城市被商务部列为全国首批肉菜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按照规划,今年年底全市要完成市级平台和200个节点的子系统建设及软件试运行,其中9月底要实现100个子系统的建设。

  肉菜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主阵地”在菜市场,而菜市场白天要营业,所以施工人员只好利用晚上7时至次日凌晨2时这段时间紧赶快建。8月初以来,5个工作小组夜以继日,完成了市区48个菜市场的管线安装和信号调试。

  “按照晚上3个菜市场、白天两个批发市场的建设进度,要在月底完成100个节点的建设任务,时间很紧了,我们正在加班加点。”负责项目的经理张晔一边眼盯屏幕,一边告诉记者。

  “大家打起精神,不要漏了关键数据啊!”晚上8时半,夏夜的燥热和菜场的腥臭味鼓动着蚊虫朝大家的脸上、手臂和腿上阵阵扑来,韩忠良在空旷的过道里一边大声提醒,一边帮大家拍去身上的蚊虫。

  这一个多月来,施工人员面对的不是菜市场,就是蔬菜、肉禽蛋批发市场,天热不算,就是蚊虫,就把大家害得有苦难言。但施工人员没有一个请假的,多擦点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衬衫坚持着。

  时钟指向了深夜11时,邱隘菜市场外一片寂静,市场内却是灯火通明,大伙忙得满头大汗。第二天一大早,开摊的小贩们会发现,他们的柜台前多了一道无形的安全屏障。

  本报记者 张正伟 通讯员 王鹏云

【编辑: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