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怕社会歧视 一半以上精神病人不敢就医
稿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2011-10-11 13:04:57

  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据去年的抑郁症筛检日调查显示,宁波约有四成人带有抑郁情绪,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这一情况曾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

  然而,一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为怕社会歧视,50%以上的病人曾经不敢来医院就诊,很多病人因此耽误了治疗。

  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宁波市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病房主任方泽忠向本报建议:应多多呼吁,让整个社会都来尊重关爱精神病患者,为病人创造良好的诊治环境。

  患精神疾病五六年不敢治

  方泽忠对行医时遇上的一件事念念不忘。

  当天上午,他正在坐诊,来了位形容憔悴的女病人,60岁出头,背上扛着个蛇皮袋。

  女病人看到了他,突然把蛇皮袋往门口地上一甩,带着哭腔说:“方医生,我只能到你这里来了,你要救救我,你看不好,我只有回家等死去了。”

  方泽忠低头一看,蛇皮袋里装得满满的,全是药,倾斜在地上。

  方泽忠说,患者是慈溪人,患有精神性疾病有五六年了,起先以为是生理疾病,上海、杭州到处求医,始终不见好,后来有医生告诉她,可能得的是精神疾病,要去专科医院治疗。

  “她怕别人笑话,不愿相信自己得了精神疾病。”方泽忠说,患者又在耽搁了几年,花了10多万医药费,最后被病情折磨得濒临绝望,不得已才来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

  50%以上精神病人曾不敢就医

  方泽忠说,在他的行医过程中,这位女病人绝不是孤例。

  据他们医院观察,因为担心社会歧视,有50%以上的病人来医院就诊时仍然有心理顾忌,甚至不敢来医院就诊。

  不但患者如此,患者的亲友也有各种各样的顾虑。

  方泽忠说,在医院的门诊处,经常有代病人来咨询的亲戚朋友,这些人往往自称患者是自己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但后来常常发现,他们其实都是患者的至亲。

  方泽忠说,在治疗时,也经常有病人向他倾诉,说受到社会和家人的各种冷遇甚至嫌弃。

  “他们的病情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同时害怕被诊断出精神疾病,被家人疏远。”方泽忠说。

  社会和家庭的关爱能缩短治疗期

  方泽忠说,患者的这些念头不是过度敏感,而是社会上确实存在很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

  他曾经遇到过一位病人,名牌大学毕业,原先在公司的重要岗位任职,病愈后回单位,公司把他调到仓库作管理员。

  “病人很抑郁,没多久,他的病情又复发了。”方泽忠说,精神病患者复发率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与社会对他们的偏见,甚至歧视有重要关系,病人治愈后很难真正融入社会。

  精神病患者最需要的是家人和社会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方泽忠呼吁,社会尤其是亲属,在病人的居家康复过程中应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病人重新回到社会。”这能够大大缩短他们的治疗期,并起到极佳的治疗效果。”

  工作压力变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宁波市的精神病患者出现增多趋势。

  据市康宁医院陈中鸣副院长介绍,抑郁症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据去年的抑郁症筛检日调查显示,宁波约有四成人带有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将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最重要的是,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自伤,甚至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2/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

  抑郁症患者如果一直“撑”着,不去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躯体疾病。比如,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患病几率。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