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  陈章升文集
“老何”葛民根:情理入手、法理规劝,有效化解纠纷!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1-12-05 14:57:07
调解纠纷现场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陈章升 宁海新闻网记者 娄伟杰 通讯员 陈苗静) “既然认识,那就有了感情。有感情,那就能使双方坐下来听他调解,能听他说话。然后再从情理入手,以法理来规劝,这样调解的成功率就有了保证。”面对记者,“老何”葛民根介绍起他的调解心得。

  葛民根今年61岁,是一位在乡镇工作了30多年的老干部,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如今,他是宁海县岔路镇“老何说和”专职人民调解室的一名调解员。自调解室7月份成立以来,他和同事们已成功调处数十起大小纠纷。葛民根告诉记者,目前所在的调解室中,他是专职调解员,另外镇里还配了一名镇干部兼职调解工作,一名大学生村官做内勤。

  “老何”说和:避免矛盾双方情感破裂 减少司法资源浪费

  “镇里工业企业不是很多,主要以农业为主,矛盾纠纷也以邻里纠纷和婚姻家庭矛盾为主,还有就是一些劳动纠纷和交通事故纠纷。”葛民根说,由于他是岔路本地人,又从事了30多年的乡镇工作,在当地具有一定威望,很多矛盾双方当事人他都认识,这为他开展调解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在“老何说和”专职人民调解室成立以前,岔路镇一些矛盾纠纷大都是由该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出面做调解。后来,岔路镇法庭意识到,民间调解能够使部分诉讼案件通过调解解决,于是就在一些适宜调解的案件中,邀请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出面调解。此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减少了司法资源的浪费,也能够在挽救矛盾当事人双方的感情上起到诉讼解决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何”说事:一工人维修房子不慎受伤 当事三方因赔偿责任起纠纷

  “老何”葛民根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起案子,岔路镇里有一个自然村集体建筑的玻璃受损,村干部就让镇里一家玻璃店给予维修更换,但店老板当时恰好有事,就让店里两个外地工人前去。不料,其中一个工人在维修过程中,未采取正确操作方法,导致碎玻璃割断了自己的左手腕血管,出血严重。

  店老板知道后,立刻将该工人送往医院急救。随后,伤者在宁波得到了及时治疗,在医院恢复良好。然而,伤者因担心出院后后续费用得不到保障,就一直住在医院不肯出院。为此,店老板很无奈,怕伤者住在医院不出来,要讹他的钱。同时,他认为该建筑的业主,也就是那个自然村也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不能让他独自承担所有责任。后来,当事三方闹得不可开交,准备将此事诉诸法律解决。

  “老何”葛民根得知此事后,便迅速介入调解,分别约谈三方,详细了解事情经过。他将责任进行了分析,并邀请了行政村的干部及镇里的干部,一起与该自然村的干部进行座谈。葛民根表示,作为业主,为其服务的人员受伤,业主也需承担部分责任,并出示了相关法律条文。该村干部听后表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随后,葛民根又找到店主进行调解,他说,“既然伤者是雇来为你工作的,他受伤了,你就应该负起责任,承担相应费用。”店主对葛民根的话表示认可。葛民根最后找到伤者调解,“当时,你应该能意识到玻璃残渣会对人身造成伤害,但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避免,而采用违规做法导致受伤。自己也有责任,不能让别人承担全部责任。”……就这样,通过葛民根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这起纠纷得以合理解决。

  “老何”提醒:业主如需维修服务要与服务机构签订合同

  葛民根表示,作为业主,在需要维修等服务时,一定要与提供服务的机构签订合同,对相应意外事项进行规定,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服务机构而言,则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

【编辑:陈章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