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 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要素制约突出等严峻考验,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积极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和“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四个“千亿元”台阶,2011年达到60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翻番,达到78884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432亿元和658亿元,均增长1.5倍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总量跃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4.8%,农业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启动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所成立开业,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959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15平方公里扩大到28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8.8%。全市全面小康实现度达到94.4%,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90%,在全省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杭州湾跨海大桥、绕城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投用,城市轨道交通启动建设,宁波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3亿吨和1451万标箱,居世界第5和第6位,栎社机场升格为4E级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编制实施余慈统筹和象山港区域保护利用总体规划,8个卫星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434个,完成农房改造1869万平方米。
【改革开放】
开展11个区域12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基本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不断深化。进出口总额由422亿美元增加到982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境外设立企业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人民生活】
大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674元增加到340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8847元增加到1651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2:1缩小为2.06:1。实现社会保险政策性全覆盖和城乡低保一体化,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教育发展进入全面普及阶段。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十大医疗卫生设施建成投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04万平方米,实施中心城区非成套房改造38万平方米,完成老小区整治89个,市区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由24.9平方米提高到3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51.9平方米提高到57.2平方米。
【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提炼宣传“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城市形象口号,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宁波书城等重大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城乡“十五分钟文体活动圈”全面形成。9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居副省级城市首位。2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