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对话 | 民生快线 | 第一现场 | 城事热线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三思三创为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03月03日 08:39

(2012年2月25日)
王辉忠

王辉忠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严龙 丁安 摄)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要素制约突出等严峻考验,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积极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和“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是经济实力较快提升、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四个“千亿元”台阶,2011年达到60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翻番,达到78884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432亿元和658亿元,均增长1.5倍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总量跃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6%,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4.8%,农业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启动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大宗商品交易所成立开业,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959亿元。宁波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全面开发建设,宁波高新区、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园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分别居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首位。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研发园区、和丰创意广场建成投用,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智慧物流产业园加快建设,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发展加速融合的五年。全面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15平方公里扩大到28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8.8%,全市全面小康实现度达到94.4%,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90%,在全省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杭州湾跨海大桥、绕城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成投用,城市轨道交通启动建设,宁波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3亿吨和1451万标箱,居世界第5和第6位,栎社机场升格为4E级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一大五中”水源工程全面建成,城乡供电、供水、供气网络更加完善。中心城区“十大区块、八大系统”加快建设,东部新城、南部新城初具规模,“五路四桥”和机场快速路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整治背街小巷、淘汰城区燃煤锅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编制实施余慈统筹和象山港区域保护利用总体规划,8个卫星城市建设试点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434个,完成农房改造1869万平方米。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的五年。认真实施省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开展11个区域12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投融资体制加快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基本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优势进一步巩固,境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由422亿美元增加到982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境外设立企业数量居副省级城市首位。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圆满完成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认真做好援疆、援藏、援黔工作。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大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674元增加到340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8847元增加到1651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2:1缩小为2.06:1。城乡统筹的大社保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社会保险政策性全覆盖和城乡低保一体化。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教育发展进入全面普及阶段,服务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十大医疗卫生设施建成投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04万平方米,实施中心城区非成套房改造38万平方米,完成老小区整治89个,市区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由24.9平方米提高到3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51.9平方米提高到57.2平方米。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生态环保基础支撑明显增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人口、体育、档案、史志、扶贫、慈善、助残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这五年是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市软实力持续提升的五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炼宣传“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城市形象口号,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宁波书城等重大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城乡“十五分钟文体活动圈”全面形成。文化精品创作成果丰硕,9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和阶段性改革任务,2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建设。

  ——这五年是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谐局面不断巩固的五年。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监督、人事任免和重大事项决定上的重要作用,人大工作和常委会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支持政协依照章程履行职能,完善重大决策专题协商、重大事项民主监督、重点协商议政课题成果转化机制,政协履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与“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的联络联谊,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和对台工作全面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普法教育得到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入开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深化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机制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完善治安动态防控、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获得省“平安鼎”。

  ——这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五年。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差额选拔、竞争性选拔等制度,干部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健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探索构建区域性党组织、公共服务中心和协商议事组织“三位一体”组织体系。编制实施中长期人才规划,全面启动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率先推进廉政文化、“三重一大”保廉制度、基层廉洁工程和廉情预警机制建设,加大纠风治乱和案件查处力度,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回顾五年历程,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取得各方面工作的新突破,这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与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中共宁波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人民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甬部队和海内外“宁波帮”、国际友人,向所有为宁波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历程,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错综复杂,只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脚踏实地打基础,坚定不移抓改革,义无反顾促转型,就一定能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继续走在前列。不管发展形势如何困难重重,只要坚定发展信心,永葆创业激情,付出百倍努力,就一定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困惑,战胜一切艰难挑战。不管建设任务如何艰巨繁重,只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有效地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激发一切积极因素和创造活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宏伟目标。

  回顾五年历程,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转型升级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承载辐射功能不够完善,区域发展还不平衡,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尚需健全;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社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改革进入攻坚期,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亟需加大创新突破的力度;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薄弱,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有待增强;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消极腐败现象在有的领域还易发多发。我们必须勇于正视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善于突破自我,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 [2] [3] [4] 下一页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张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