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文保: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月湖自宋代以来就是宁波人文胜地,文物史迹集中,古老街巷遍布。然而,如今的月湖两岸,触目所及,都是鲍鱼馆、高档会所、售楼中心,老宅旧墙已渺无踪影。
月湖,为什么会变成什么样子?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宁波市文保所一位徐姓负责人。
问:月湖东区对老房子开发,很多市民都不满意,是不是开发有些过度了?
答:老房子的利用,从文保的角度,只要结构上不破坏就行。对于商业开发,很难说,这个度是多了还是少了,总之是配合宁波总体的发展,根据综合测评,综合考虑,选择性的进行配置。
问:市民反映,尚书街多处市级文保点被拆,其中包括屠墉故居、万氏别第、狮子街民宅群、莲桥街杨氏宗祠,西河巷李宅也准备拆掉,是真的吗?
答:屠墉故居,建筑主体都保留下来了,拆掉的是其他房子的构件。
李宅是一幢孤零零的建筑,因为和未来的规划区域有距离,去年经市级有关部门批文同意将会实施迁移保护,迁移程序现尚未启动。
狮子街民宅群、杨氏宗祠已被调整为历史建筑,保留、保护由建设部门和规划部门确定,建设单位应该在按规划实施。
问:前不久,还有一些市民反映,市级文保单位长春庵被摘了牌,最近还被迁建。是怎么回事呢?
答:摘牌的原因,是它失去了它原有的历史味道。长春庵的位置,是在月湖区域南门的出口处,从民国开始,一部分已经被拆掉。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又拆了一部分,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马路拓宽又迁了一次。到现在,所有的历史性质几乎都消失了。这次随着城市改造,区域拓宽要求迁建,这都是综合评估后,按照正常程序来的。
问:从设立文保点到取消,长春庵的文保生涯仅三四年,是不是太儿戏了?
答:不能这样说,当时留下来作为标志性的建筑,是通过它能知道老城门的出口处。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需要一定的工程,把这个东西迁掉。取消(文保身份),是因为这里要拓宽。
问:宁波的城市建设中,文保会不会有些力不从心?
答: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留下的东西会逐步消失,逐步改造,或者迁移掉。但我们肯定会保留一些。这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需要,是必走之路。
问:到目前为止,宁波到底有多少文保点进行过移动、迁建?
答:宁波全大市1000多个文保单位、文保点,目前迁建的具体数字,还不一定能查到。有些规划、方案没做,有些还正在考虑,等相关批复下来,就可以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