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民生优先输血造血 浙江帮扶贵州两自治州脱贫致富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2-09-05 10:24:05

  浙江日报讯 走进贵州省黔西南州楼纳村,峰林叠翠果树飘香,绿树掩映青砖白墙,河水涓涓杨柳拂岸……这个曾经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的贫困小山村,在浙江的帮扶下,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致富村。

  早在1996年,国家明确由我省宁波市具体负责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就如楼纳村一样,10多年来,在我省高效务实的帮扶援建下,这两个州从城市到农村都发生了巨大而喜人的变化。

  民生优先,改善生活条件

  “千里迁徙定西江,山清水秀人勤劳;旅游开发苗家富,歌舞升平乐万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村81岁高龄的侯天祥唱的这首歌,道出了西江村近几年的沧桑巨变。

  西江村是国家级贫困县雷山县的一类贫困村。2003年,宁波第一个项目落户西江村,拉开了我省帮扶西江的序幕。

  民族风雨桥、芦笙场木结构长廊、木结构民族工艺寨门、长4500米覆盖全村的排污沟、面积200亩西江景区园林绿化工程……一个个村寨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在西江村拔地而起。帮助建立的12亩大棚蔬菜基地、600亩核桃种植基地,有效带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宁波还新建了西江中学教学楼2380平方米,完成西江小学搬迁工程3992平方米,资助贫困学生246人,捐赠救济贫困农户63户。

  截至2011年,宁波共资助雷山西江项目16个,帮扶资金493.23万元。如今西江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的加强,让西江村迎来了举办“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好机遇。

  西江村只是我省众多帮扶对象之一。宁波对口的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多为深山区、石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和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难的“六难”问题特别突出。

  近年来,针对这些问题,宁波帮助对口地区建设了1430多所中小学校,使20多万名山区师生告别了低矮、潮湿、简陋的教室,使两州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帮扶建设了100多所医院(卫生院),缓解了10多万户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促进了对口地区农村疾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卫生事业发展。建设了100多个新农村示范点,修建了600多公里乡村公路,解决了20万人、1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新建了广播电视通讯网和气象科普雷达,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帮助300多极贫户进行了旧房改造。此外,还帮助对口地区进行城镇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较好地改善了对口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对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