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数字防汛构建智慧水利 象山问鼎“大禹杯”金奖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2-12-07 11:31:53

 

  北门山塘

  大塘港灌区万亩蔬菜基地

  大目涂海塘

  浙江日报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水利在其中有着突出的地位。

  一座座海塘挺立,护卫江河安澜;一缕缕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田……象山,迈步在水利建设的先进行列:2011年,象山县水利局被水利部授予“十一五”期间“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012,象山水利更是以总分第一的明显优势将“大禹杯”金奖收入囊中。

  十年磨一剑,成绩非偶然。象山人在与我们回忆起象山历史上曾遭遇过的几次强台风时,都颇为感慨。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勾勒了象山人民的从容与镇定,但也警示着这片土地任重道远的水利使命。下决心,办实事,建设现代化水利——这,既是特殊地理位置对象山的要求,同时也是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

  “小财政,大水利”——这是我们走访象山水利最深切的体会。“三面临海,一线穿陆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必然是象山历届县委、县政府治县安民的头等大事。”象山县副县长孙小雄说,与周边县市区相比,象山每年对水利的财政支持比例都遥遥领先。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几年来象山在水利建设、数字化防汛、水环境整治、水土保持、行业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的形势下,象山水利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扩展。象山水利人说,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新期待是他们努力工作的不懈动力。相信,具有“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精神的象山人,也会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水利建设的先进行列。

  数字防汛构建智慧水利

  象山有水库山塘1359座、海塘203公里、穿村溪坑245公里、渔船3400余艘。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其中1956年的“8.1”台风、1997年的“8.18”台风和今年的“海葵”台风都正面登陆象山。为此,象山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汛防台工作,通过完善应急预案、健全责任网络、加大基础投入等,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经受了“海葵”台风实战考验,实现了“零伤亡”目标。防台抗台经验被国家防总在全国推广;基层防汛体系2010、2011连续两年被省防指考核为优秀;省委相关领导亲笔批示推广象山智慧防汛体系建设成果。

  近年来,象山县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每年用于水利建设的投入都在8亿元左右。投入5.5亿元建成全县最大水库上张水库,投入4.1亿元维修加固标准海塘108公里,投入2.6亿元整治山塘426座,形成了由海塘、水库、山塘等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另外,还对城镇防洪排涝、避风锚地、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等加大了建设力度。“海葵”台风影响期间,这些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塘水库无一垮坝,堤防无一垮塌,保证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后还将年均投入4亿元以上,用于防洪排涝和“强塘固房”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防汛防台能力。

  狠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投入1600万元,在国内率先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全媒体智慧防汛决策指挥体系。建成雨量、潮位等自动测报站点95个、172座水库山塘27条小流域装有水位报警点、远程可视监控点17个,形成了覆盖全县重要防汛部位的信息“高速公路”。完成县、乡镇远程会商系统高清改造,形成了省-市-县-乡-村多级模式的监测预警和视频会商网络。创新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构建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WebOS技术(网络化操作系统)的全媒体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开发应用国内首个水库山塘无线巡查系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