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组民警正在查看120的到达时间。
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报警、投诉,生活中不少市民都遇到过。
可面对市民的报警或者投诉电话,有关部门是积极出动还是置之不理?
昨天下午,一场由宁波市110联动办公室、宁波市纠风办和宁波市应急办组成的抽查组,采用现场模拟报警的方式,对110社会紧急救助服务各联动单位的反应能力进行了测试。
突击检测110联动
对于这次检测,抽查组先是准备5起模拟报警,既有紧急的电梯困人和槽罐车侧翻,也有市民日常纠纷投诉。
为了检测真实处理情况,抽查组事先并没有打招呼,采取随机抽查。检测对象涉及公安、交警、消防、工商、卫生、质监等13个部门。
抽查组工人员说,按照联动办的规定,接到报警后,市区范围内相关部门应该在30分钟之内赶到,郊区应该是1个小时内赶到。
这次检测都是在市区,时间选择上也避开高峰堵车。
经过半天检查,结果喜忧参半。
在抽查中,公安、消防、120这几家联动单位反应迅速,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而有些单位却反应迟钝,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内部协调机制,改进工作效能,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下阶段,110联动办将要求在本次抽查中表现不佳的部门作出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