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1日讯12月27日中午12点,宁波细雨,室外气温8摄氏度。
冬至刚过,宁波已经连着下了三天雨。气温不算低,但有风,整座城市显得阴冷、潮湿,解放南路上的行人少了很多,好像都躲进屋里去了。
侯光辉躲不了。
作为宁波6000多名环卫工人中的一员,他必须守候在街上,用手中的扫帚,随时保证街道的干净。
宁波重点道路24小时保洁,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的。老三区有49条,其中就包括宁波最繁华的开明街。
7月份记者初见侯光辉的时候,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开明街上。
那时他上的是夜班,工作时间是每天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5点。
那一晚,凌晨两点,就连巷子底的野猫也无力啼叫了。
侯光辉双手各拿一把扫帚,在扫了不下十次的路面上,不停来回地扫。
“沙沙”的扫地声,带有一种特殊的节奏,在凌晨的街头一遍遍回响。
侯光辉说,这是不让自己犯困最有效的办法。
昨天,记者在解放南路再遇侯光辉。
他已经开始上白班,时间是中午11点至下午5点。
侯光辉一手扫帚,一手簸箕,敞着外衣,正在埋头扫地。
“侯师傅辛苦了。”记者上前打招呼。
侯光辉抬头,脑门上有细细的水珠,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不辛苦。”他的回答还是一样,带着特有的憨厚。
“今天不冷,雨也不大,人少垃圾也少了,一个小时才扫了这么点。”他指着身旁的垃圾车认真地解释。
侯光辉说,上白班的日子很幸福,因为能和老婆一起吃饭。
他老婆也是环卫工,两口子的工作时间常常是错开的,凑在一起不容易,经常只能在早晨或者傍晚匆匆照上一面。
调班后,两口子工作时间差不多,而且负责的区域相邻。工作时一眼就能望到不远处的另一半,这让他们很满足。
苦点累点,侯光辉其实并不怕,怕的是不被理解。
7月份,一位夜班的哥随手把一只矿泉水瓶扔在街上,侯光辉说了两句,的哥竟脱口而出“我不扔垃圾,要你干嘛”。
侯光辉说,这还算好,他还曾经为了劝阻路人,导致发生口角,被揪进派出所。
那些冷言冷语和看似不经意的举动,有时会让侯光辉感到伤心。
那时候,侯光辉就会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切,也确实正在好起来。
侯光辉他们的住处,已经从城郊300元的简易房搬进了500元的小区房。
去年1月份,寒冬,因为环卫工人喝不上热水,很多单位发起了送暖添水关爱心动。
去年7月份,酷暑,本报和宁波市城管市容环卫处呼吁发起“爱心歇脚点”活动,一大批商店和单位敞开大门,为环卫工人提供清凉的午休场所。
这份爱心,一直在接力。越来越多市民开始关爱环卫工人。
侯光辉已经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了。
侯光辉说,很多人问过他,在宁波生活得怎么样,这些年,他的答案一直未变。
“在宁波,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