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慈溪上林湖84件瓷墓志 力证湖畔曾烧秘色瓷
稿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2013-01-24 11:02:55

慈溪上林湖84件瓷墓志 力证湖畔曾烧秘色瓷

浙江在线01月24日讯慈溪上林湖畔,120多处沉睡的古窑和满地的碎瓷片,处处透着历史的沧桑。

这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瓷“露天博物馆”,见证了青瓷的兴起、繁荣、鼎盛以及衰亡。虽然它始终寂然无声,但那一片片碎瓷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少有人知的故事,等待有心之人去挖掘。

慈溪市博物馆馆长厉祖浩,就是一个有心人。

昨天,他向记者透露,他即将出版一本新书,书名叫《越窑瓷墓志》。

书如其名,讲述的就是越窑瓷质墓志的来龙去脉。

厉祖浩说,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对越窑青瓷和慈溪地方文化的研究有所帮助。

上林湖畔

曾流行用青瓷墓志

很多人都听说过墓志,但未必见过,见过的人中,更极少有人见过青瓷制作的墓志。

厉祖浩的新书,共计收录了84件青瓷墓志,年代跨度从盛唐一直延续到北宋早期。

这些墓志的墓主人,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当一部分是窑工,二是居住地就在上林湖及其附近。

“整个宁波大市范围,同时期的砖石墓志有44件,而慈溪地区不超过5件,但在上林湖周边这么小的地方,就出了80多件瓷墓志,说明使用瓷墓志是当时上林湖一带的习俗。”厉祖浩说。

不过,当时瓷墓志还不为上层人士接受,主要使用者都是普通人,

青瓷的墓志,上面文字的格式内容和石碑的差不多,一般也会写上姓氏、祖籍、子女、品格还有埋葬的地方等,后面也大多跟着类似诗歌的铭文。

不过,与砖石材质的墓志相比,青瓷墓志造型更为独特。

根据厉祖浩的研究,唐代中期前的墓志,方形较多,文字较长,但到了公元830年以后,流行的主要造型就变成圆形罐状,文字也明显减少。

墓志证明

上林湖畔烧贡瓷

这些墓志,除了22件收藏于国有博物馆,其余都属于民间所有。

厉祖浩说,唐五代的墓志,程式化特征比较明显,几乎没有情节生动的故事,不过,其中有两件墓志例外。

一件是唐大中十一年(857)任荣的墓志,形状为双系罐,敞口,短颈,现藏于慈溪市博物馆。

任荣的墓志共24行,225字,其中有一句提及“然丘谷虽固,人世何常,自烧瓷器”。

“‘自烧’两个字,说明这个罐是自己烧的,证明唐代时就出现任家这样从事制瓷的家族。”厉祖浩说。

另一件是唐光启三年(887)的墓志,1977年冬出土于上林湖吴家溪,目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墓主人叫凌倜,墓志的最后一句说“光启三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其坟丙向”。

“这是墓志中第一次提到贡窑,说明这和越州的贡瓷有关,意义极其重大。”厉祖浩说。

根据考古研究,上林湖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至北宋末南宋初停烧,前后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

目前存世的越窑青瓷,能明确为贡瓷的,仅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现在根据这个墓志,我们可以断定,唐代的越窑贡瓷秘色瓷,应该就是在上林湖烧的。

澄清了慈溪余姚

一桩县域划分公案

为了追访收录这84件瓷墓志,厉祖浩花了3年时间。

厉祖浩说,在研究墓志的过程中,他还解决了一桩历史上关于慈溪与余姚县域的公案。

自宋代至清代,上林湖一带为上林乡,浒山街道、白沙路街道为梅川乡。

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白洋湖,在鸣鹤乡,唐景龙中,余姚令张辟疆修筑。”唐景龙年间为公元707-709年,当时慈溪还没有设县,白洋湖以西的上林乡都属余姚县。

史学界通常认为,在宋代以前,这一带都属于余姚,上林乡、梅川乡都归余姚管辖,但谁都没有明确的文献证据。

厉祖浩在整理越窑青瓷墓志中却发现,在唐五代时期,上林乡已属于明州慈溪县。

唐贞元十八年(802)的一件长方形青瓷碑记载:“钱氏望出吴兴武康县风山乡人也,高祖讳漆,太翁楚忠,公思齐,亡考罗侯。冢葬今在明州慈溪县上林乡上林湖表东岙。”

唐天复二年(902)《唐故北海郡先考府君墓志并序》称:“□祖讳生,曾祖讳诠……维故府君明□慈溪县贯上林乡石仁里,衔军事总管节度□将监察御史……”

考证多个墓志,厉祖浩还发现,梁开平四年(910)开始,上林乡和梅川乡又重归余姚县。

厉祖浩说,他已经得到消息,这条新发现将写入慈溪县志。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