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去年碰上五六十个“跑站”人员
小陈明白,中年男子不是来找工作的,真实身份应该是一名“跑站”人员。
他拒绝了男子的要求。
李某却不肯罢休,纠缠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见小陈态度坚决,只好悻悻离开。
临走前,他气急败坏地向小陈讨要了3元路费。
在镇海民政局救灾救助科的9年工作经历中,这种情况,小陈见得多了。
光去年一年,他就接待了五六十个像李某这样的“跑站”人员。
小陈说,他遇到过的那些主动上民政局寻求帮助的人,近九成都是“跑站”人员。
这些人专门以跑救助站或民政局骗取救济为生,达不到目的就死缠烂打,又吵又闹。
小陈的电脑里保存了部分“跑站”人员的资料图片。
他调出图片,一一指点给记者看:某某假扮艾滋病人;某某声称自己是黑社会;还有位50出头的中年男子,几天前头缠绷带只露眼睛才来过,几天后又上门称自己是残疾军人……
有一名嚣张的“跑站”人员向小陈介绍过他们骗人的招数:先从民政部门讨要到长途火车票,坐车到最近的停靠站点时,假装突然患病,让列车长在车票上签字,然后下车把票退掉,就可以拿到剩余的几百元票款。
民政部门考虑与警方联动遏制“跑站”
我国《救助管理条例》对如何开展救助工作有明确规定,对于“跑站者”这样的非救助对象可不予救助。
不过,小陈说,为避免矛盾激化,救助站和机关单位难免会迁就他们。
小陈发现,这两年,“跑站”人员越来越喜欢直接跑民政局等机关单位,而不是去救助站。
而且,他们开始在全国泛滥,不但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还浪费了救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