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  陈巧玲文集
宁波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王礼立教授将获奖归功于团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3-03-31 19:50:01

王礼立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宁波网3月31日讯(记者 陈巧玲 实习记者 高洋)1月18日,浙江省宁波大学王礼立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凭“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实现了宁波市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这也是浙江省科学家继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后时隔4年再获该类奖项。

  王礼立教授是爆炸力学与冲击动力学专家,也是“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科研团队的带头人。今年已79岁高龄的他在应力波的传播及其效应、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等方面都有很大贡献,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得有关科技奖。

  对力学梦的无悔追求

  少年时的王礼立就深知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便立志要兴国强国。回忆起在上海求学的日子,有件事让他难以忘怀。在日寇入侵上海前夕,老师带领同学们诵读《最后一课》,同学们对国家危难深感痛心,泪流满面。“日本侵占上海后,逼迫我们学习日语。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强大我们的国家,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够不受外国的欺凌和歧视,才能有好的生活。”

  1952年中学毕业后,王礼立考入清华大学,1953年进入北京钢铁学院学习。王礼立笑谈自己最初的梦想并不是“力学梦”,会走上“力学梦”这一道路是受到钱学森的影响。“1956年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被钱学森选中送往刚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那时钱学森是我们年轻人的偶像,被他深深的爱国情怀所打动,就义无反顾地跟随着钱学森开始了我的‘力学梦’。”

  27年来,王礼立教授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实验室里度过无数个寂寞的日夜。他坦言,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宁波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螺丝钉精神让他在研究道路上不断坚持着。“咱宁波人有个好品质,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到最好!”

  团队合作最重要

  “今天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我们整个团队的成绩。”王礼立教授告诉记者,由于奖项按照规定只能申报5个人,名单之外还有很多的“无名”英雄,获奖的“军功章”里都有他们辛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只是有三个人。一只筷子很容易折断,但十双筷子、一百双筷子的力量是巨大的。我要感谢我们团队,因为有我们团队,才有今天的成绩。”王礼立激动地说。

  研究成果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据获奖成员、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周风华介绍,“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目前已从最初军工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渐拓展到了很多民用范围。“项目看似深奥难懂,其实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研究。”

  2011年8月28日,在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杨黎明带领下,一艘250吨轮船以不同的速度和角度,撞向象山白墩港大桥的一个防撞墩,一连撞了10次,而桥墩安然无恙,船上人员也没有感觉到强烈撞击。原来,桥墩已经提前装上了柔性防船撞装置。这个装置的设计原理就来源于“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

  此外,汽车的防撞装置以及城市危(旧、废)建筑物的爆破拆除、爆破法筑海堤、爆破疏浚港口和河道等控制爆破上百项工程,都运用到“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的原理。

【编辑:陈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