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公庙中心中学的陈列室里,看着学生们的剪纸习作,除了赞叹那一手精妙的技巧外,更会被孩子们独特的想象力所感染。
花卉、昆虫、动物、人物……或玲珑,或粗犷;三五个孩子在野炊、拿着福字的小女孩、戴着斗笠的渔家女、白蛇和许仙……人和景、动作和神情,结合得很有意趣。
学校每周三和周五开设剪纸课。上周五下午,记者走进劳技课教室,看见学生们有的在描样,有的在用剪刀裁剪,还有的在用刻刀刻。男生汤紫金一边用铅笔画着一只大白鹅,一边告诉记者:“上学期开始学的剪纸,看起来很好玩,可剪起来一点不轻松。”他喜欢绘画,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都剪出来。
初三(1)班的鲍海霞和麻燕红去年获得了首届全国儿童剪纸展的二等奖和三等奖。她俩一个创作了憨厚可爱的《虎娃》,另一个创作了《年年有余》,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剪得时间长了,手会很痛,曾经痛到要包着手拿剪刀和刻刀。”麻燕红说。即使这样,她们还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门艺术,挥洒自己的想象力,享受这份快乐。
作为区级非遗项目剪纸的传承人,钟公庙中心中学的何贤顺老师把剪纸作为劳技课内容已经有好多年了。2009年,我区公布首批非遗教学传承基地,该校剪纸和泥塑两项入选。
“剪纸既是传承传统文化,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何贤顺说。有的学生考入美院后,仍保留着剪纸的爱好。除了教学,何贤顺还参加区文化馆组织的展示活动和公益教学活动,把剪纸艺术向更广泛的群体推广。
何贤顺在教学之余,也潜心创作,有些大型剪纸作品,从构思到完成,需要半个月时间。他的《洞房花烛夜》获全国剪纸大赛金奖,作品中穿喜服的新嫁娘,千工床上龙凤呈祥、梅兰竹菊的图案,透射着宁波地域的民俗。 “我计划创作一系列反映鄞州非遗的作品,如宁波走书、梁祝传说、朱金漆木雕等,用剪纸将它们表现出来。”何贤顺说,用一种非遗的创作方式来表现另一些非遗项目,使之交相辉映。记者吴海霞/文史久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