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应常委您好。有关三门湾新区的开发,特别是生态文明方面的建设,你们是什么样的想法?未来是怎样的规划?

  应亥宗:宁波三门湾新区,现在应该说还是在规划当中,刚刚前段时间,市委常委会跟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经通过了我们宁波三门湾发展战略规划,现在我们十二五期间,主要侧重于打基础。整个三门湾的建设当中,我们觉得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优势。所以说我们在整个三门湾新区的规划当中,把保持生态优势,走生态文明建设这条路,作为我们最重要的一条发展之路在走。

  记者:在三门湾新区的生态方面,您刚才谈到了生态优势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抓手,或者是说在未来的规划开发的过程当中,你们要把生态保护做好,那么具体有哪些工作需要落实?

  应亥宗:我们整个宁波三门湾新区,现在涉及到宁海这一块是722平方公里,其中有350平方公里本来就是我们的生态涵养区,我们要保护好整个生态海洋这一块,包括森林。还有就是我们一些海岛、海洋湿地,这一块原生态的风貌,我们准备在开发建设当中,要把它保护好。这是一方面。

  应亥宗:第二方面,我们整个规划当中涉及到六个功能区块当中,我们也是坚持一、二、三产业并重、融合发展,坚持生态、生活、生产协调发展.我们现在真正规划,产城融合开发建设的只有80平方公里,多数的区域我们还是保持以农业生产跟休闲、旅游、渡假为主,我们准备打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试验区,是这么一个概念。

  记者:为什么您称三门湾新城的建设是一个试验区?具体在哪些方面上进行试验?

  应亥宗:在宁东新城建设当中,我们坚持走产城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特别是我们提高了环境准入的门槛.在引进产业的方面,我们应该说是,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一些企业,包括低效益的,两高一低的企业,我们原则上都不让进来。

  应亥宗:我们引进的都是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就是低能耗、低污染的一些企业。这样的话,保证了我们准入的门槛。

  应亥宗:第二个就是我们也加强了生态支撑工程的建设,特别是我们的污水处理厂,我们产业还没有形成,污水处理厂已经造了。而且造了以后,现在还是担心,一下子还没污水,我们要存在空转的问题。

  记者:关于目前正在建设的宁东污水处理厂,其实是为了以后引进的企业,包括当地的居民生活所用?

  应亥宗:对,现在整个宁东新城的41平方公里,今后所有污水都通过处理以后再出海,这样的话,我们在整个水环境方面应该说花费还是比较大的。

  应亥宗:特别是我们毛屿港整治这一块,实际上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核心区,应该说也是一个像宁波三江口一样,非常美的一个区块。在这当中涉及到水环境治理方面,我们也是不惜血本的。就是光我们毛屿港整治这个工程,就将近要花费17个亿。

  记者:另外,您也谈到了,在三门湾新区的规划和发展过程当中,对于引进的企业做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具体是怎么样的要求?包括污染,或者企业将进行哪些方面的投资?

  应亥宗: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准入门槛阶段,至少是环评、能评这方面,肯定是要全部过关,都是做过一个精准的可行性分析。这是一个问题。

  应亥宗:另外一个,我们现有的企业,因为原先这个区域是老的一个工业区的分区,现有的已经进来的一些高能耗的企业,我们正在逐步的淘汰。这两年时间里面已经把四家能耗比较高、有污染的企业置换出去了。

  记者:关于三门湾新区引进的企业,设置了高标准的准入门槛,那么所谓的“高标准”的原因?三门湾新区如何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对它进行怎样的保护?除此之外,清洁能源的使用等方面是怎么做的?

  应亥宗:目前,实际上产业还没有集聚起来,我们基础设施投入当中,引进了华润燃气,天然气引进了我们开发区以后,解决了清洁能源的问题。

  应亥宗:整个园区里面没有煤锅炉,我们感觉到整个园区的建设的品位还是蛮高的,不会一开始就产生一些大气的污染。

  记者:您谈到有关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比如说:宁东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这个污水处理厂在三门湾新区具体覆盖情况是怎么样?

  应亥宗:覆盖面是涉及到我们整个41平方公里,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整个区域当中,现在真正有污水排放的企业还很少,所以说现在应该还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记者:当宁东污水建成,如果它还没有那么多的污水可供处理,那么这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上是不是有一些影响?

  应亥宗:有一点影响,特别是我们现在是采取BTOT的方式,就是由一家公司先来建设,它来运行。在运行当中它有个保底,一年要保证多少水量。

  应亥宗:但是在污水量达不到的情况下,就是保底部分,达不到的这一块是由我们政府自己来买单的。但是我们自己是这样考虑的,宁可自己先买单,也不能等到有污染以后再去建,尽管是先有点付出,但是我们觉得还是值的。

  记者:您以上谈到的,三门湾新区是生态保护放在整个建设规划进城中,以生态保护为先?

  应亥宗:对。

  记者:关于未来的毛屿港整治项目,这个项目真正建成投入运行,对于当地的居民或者当地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优势?

  应亥宗:因为这个水环境的治理,实际上除了我们宁东新城核心区得益之外,实际上我们还得益于力洋、茶院两个乡镇近四万人口的环境治理问题。

  应亥宗:这里的水道河道,可能多年没有治理,淤积也非常严重,水质也比较差。通过这么一个治理以后,至少它可以,就是从灌溉的角度讲,可以灌溉至少两万多亩的农田。

  应亥宗:从我们整个三门湾新区核心区的建设角度讲,通过这个环境治理以后,会解决整个核心区,整个城市建设的景观问题。这几个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毛屿港整治工程的建设得到一些解决。

  记者:您的意思是,三门湾新区发展可以用生态来做弥补,或者用生态治理来实现,是这个意思?

  应亥宗:是的。

  记者:另外一个问题,在到三门湾新区的沿途上,看到了很多的青山,并且还有一些农家的渔庄、鱼塘,这对于你们三门湾新区发展,是不是可以有利用的优势,包括未来的规划有没有什么想法?

  应亥宗:这一块我们是这样的,我们整个三门湾特别是三门湾的上游这一块,我们的规划当中主要是以休闲渔业、休闲农业为主,这样来带动我们的休闲旅游产业。这一方面,我们是保持一些,刚才说了,就是原生态的,就是海湾风情、海洋湿地。

  应亥宗:如果,说那个一点的话就是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宝贵的财富。这一块我们是留下来了。

  应亥宗:对于三门湾的下游这一块,今后的规划当中,我们下洋涂区块,可能会搞一些临港产业,但是我们这个临港产业的规划当中也主要是以机械装备这些为主,不搞大化工。

  记者:目前,三门湾新区正处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你们把生态文明作为了优先发展考虑的一个因素。有这样一个说法:“北有杭州湾新区,南有三门湾新区”您怎么理解?或者说三门湾新区更有什么优势?

  应亥宗:应该说杭州湾是我们的学习榜样,特别是杭州湾这几年引进的大产业、大平台,特别是它现在。我们三门湾跟杭州湾相比,至少杭州湾有这么几个优势。一个就是它的区位优势,杭州湾大桥通车后,离上海近,区位优势就非常明显。

  应亥宗:第二个,它的优势在于它的产业基础。因为余姚、慈溪这一块的产业基础,余慈地区的产业基础比我们这里要好,所以它这几年发展是很快。

  应亥宗:我们觉得,我们这个地方也有很多的优势,首先是生态优势,还有水资源的优势,还有我们港口、码头的优势,这些优势是杭州湾可能跟我们不能比拟的。所以未来的三十年,我们觉得我们可以跟杭州湾有得一比。

  记者: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