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北仑村民挖出战国时期瓷碗 已赠给博物馆
稿源: 钱江晚报  | 2013-06-18 11:40:44

想在自留地种几棵桂花树一锄头下去却挖出个战国的碗

村民挖到战国瓷碗,无偿捐给博物馆。

这几天,北仑村民俞兴岳的生活因为一只瓷碗平添了几分波澜。朋友碰到他,总会笑他傻。

事情发生在上个月,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居然能挖出一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瓷碗。老俞一高兴,就把瓷碗送给了博物馆。

“可值不少钱啊!”听闻此事,朋友们都为他感到可惜,但老俞自己倒一点都不后悔。

目前,这只瓷碗已经收藏进了北仑博物馆。

打算种几棵桂花树

没想到挖出一只战国瓷碗

老俞是北仑大碶街道林头方村人,上月初,他在自留地平整土地,打算种几棵桂花树。

一锄头下去,老俞发觉磕到了硬物。一开始,他以为是碎砖,正想再下几锄把砖头挖出来。可他仔细一瞧,硬物一角露出了地面,上面刻着螺纹。

显然,这不是砖头。

老俞觉得好奇,扔掉锄头,蹲下身子,沿着硬物的边小心翼翼地挖掘。渐渐的,硬物现出了原形——是一只瓷碗。

瓷碗偏青色,一圈又一圈的同心螺纹从碗底刻到碗口。一看就像个古董。可惜的是,碗口残缺了好几块。

那几天,宁波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巧在附近考察。老俞赶紧把瓷碗洗干净,跑去让专家鉴定。鉴定结果让他大喜过望,这只瓷碗产出自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老俞说,文物是国家的

应该放到博物馆大家一起看

老俞捡到战国瓷碗后大概一个月,北仑博物馆几名工作人员闻讯来到他家。

工作人员一看到瓷碗特别高兴,拿在手里翻来转去,还不停地点头说:“看这模样,应该就是战国的。”

此前,老俞一直把碗藏在家里,偶尔拿出来自己观赏下。那段时间特别忙,他也没找人去问过到底值多少钱。虽然有三四个朋友见过这个瓷碗,但都是外行,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工作人员对瓷碗爱不释手的模样,老俞自己也高兴。

“我就跟他们说,你们要就拿去吧,估计你们那边还没有这么好的东西呢!”老俞说,当初自己的想法是,既然是好东西,藏在家里自己欣赏,不如放到博物馆,让更多人一起欣赏。

6月5日,瓷碗就被送进了博物馆。

老俞捐赠战国瓷碗的消息不胫而走,几天后,此事成了村里的爆炸性新闻。

老俞说,不知有多少人见着他就说,你太傻了,干吗把瓷碗送给博物馆,2000多年前的东西,值很多钱呢!

说的人多了,老俞觉得有些烦,但他倒不后悔。他说,听说地里挖出来的文物,是属于国家的,不能随便买卖。

昨天,北仑博物馆陈副馆长证实了老俞的说法。陈副馆长说,《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如果真把这只瓷碗卖了,可就违法了。

专家认为

瓷碗出土地或是战国遗址

目前,这只战国瓷碗已经在北仑博物馆展出。虽然经济价值一般,但专家们认为,瓷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北仑当地一直有“唐滩宋涂”的说法,意思说,北仑所在地以前是海滩,人烟稀少,唐朝以后围垦土地才逐渐发展起来。

战国瓷碗出土地在灵峰山下,说明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已经是陆地,已有人类活动。这也是北仑本地第一次挖掘出战国时期的文物。

陈副馆长说,他们在瓷碗的出土地还采集到一个原始瓷器底和两片印纹硬陶片。器底的釉色、釉料及制法与碗一致;两片印纹硬陶片分别饰方格纹和米筛孔纹。这些,都是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上的典型纹饰。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是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 陈副馆长说。

本报通讯员 袁晨凤 金旭孟本报记者 周皓亮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