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慈溪
慈溪工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三
稿源: 慈溪新闻网  | 2013-07-01 09:43:07

慈溪新闻网讯 由省工业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的首次全省工业强县(市、区)评价近日揭晓,我市总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层次县(市、区)第三(第一层次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第二层次为500-1000亿元的县市区,第三层次为500亿元以下县市区),工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省内位居鄞州、萧山之后。

全省工业强县(市、区)实施综合评价,遵循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理念,坚持全面性和导向性相结合、重点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动态监测与集中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设定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权数总值设为100;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工作将每年进行一次。

工业升级新战略

去年开始,与我省“工业强省”相对应,全省县(市、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为了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我市编制完成了慈溪市工业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业强市建设的决定,明确今后几年工业强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主要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了主要目标:确保慈溪工业发展继续走在宁波和全省前列,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建成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1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75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5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6%以上,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亩均工业产出达到350万元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污染物减排水平居省内先进水平。

同时,明确将家电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化纤及新材料产业、新兴产业等四个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到2016年打造四个1000亿产业群;通过实施招商引领工程、创新驱动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产业结构优化工程、强园强镇工程、千亿投资工程、市场开拓工程和人才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确保我市工业强市建设的有序推进。

转型发展新突破

我市“十一五”实施“工业立市”以来,千方百计拓市场、保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严格限制淘汰落后产能,工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走在了省、宁波市前列,初步形成了以“家用电器、纺织化纤、汽车及零部件、轴承”为传统优势产业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为新兴产业的“4+4”产业结构体系,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843.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1565.1亿元,是浙江省首批年自营出口超50亿美元的县(市)之一,2011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自主创新能力全省领先,并贡献了全社会约57%的GDP、60%的社会就业、60%的财政收入,从而为工业强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近年来,我市工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优势正在加速弱化,新的优势尚未形成,工业发展速度明显趋缓,发展质量提升缓慢,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推动我市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是努力打造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江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引领区的战略选择,也是培植新优势、实现新突破的现实所需。

这次全省90个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市进入省内前五的一级指标有3个,列第8名的一级指标1个。

——自主创新强:2012年,我市荣获2011年度省市县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并以各县(市、区)第一名成绩荣获宁波市首次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市科技局荣获2010-2012年度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科技综合实力名列全省县(市、区)第三,仅次于鄞州和萧山。科技型企业在百强工业企业占比在六成以上,在纳税百强工业企业占比四成以上,居全省县(市、区)前列;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4%以上,宁波领先,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自主创新指标得分列全省第1位。

——结构调整优:2012年,我市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9.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4.9%。近年来,我市选择一批销售规模大、行业带动性强、创新投入比例高、社会贡献度大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启动实施每批为期三年的效益型龙头培育工程。今年为第二批第二年,总扶持资金达到4.5亿元,慈星股份、公牛插座、先锋电器、韩电集团等脱颖而出。在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中,主要采用“两园四策”举措,发展平台主要依托立足省内一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慈东滨海区和致力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兴产业集群区;“四策”是设立3000万新兴产业投资奖励资金、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实施地方财政贡献奖励政策、市镇两级新兴产业分级培育机制、新兴产业投资发展引导基金。结构调整指标得分列全省第4位。

——质量效益好: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843.6亿元,同比增长4.2%,我市深入开展“投资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业的投资后劲,工业投资总量178亿元,居宁波第一,并获得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二等奖和省经信委技术创新先进和工业投资先进,人均工业增加值3.5万元。质量效益指标得分列全省第8位。

——资源环境升:2012年以来,我市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快速推进,新取缔小印花13家、小电镀26家、废塑料加工53家,关闭小锻打7家,淘汰活塞(普通螺杆)空压机988台、轴承加工用六角车床1117台、S7系列变压器570台,“新浦小熔炼”和“横河小轴承”整治有序展开。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2年,我市万元GDP电耗同比下降7.58%,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05%,单位水耗工业增加值已达到815元/立方米。资源环境指标得分列全省5位。

科学发展新跨越

我市2012年名列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第三,是一个新起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举;这次综合评价是一面镜子,是一个标杆,既看到优势,又发现差距,从而找到发展方向。

确保我市今年在全省工业强县(市、区)建设中取得好成绩,目前,正对照省定工业强市各项评价指标目标,出台2013年度我市工业强市建设工作方案,将工作责任逐项分解落实到各地、园区、各有关部门,同时出台慈溪市工业强镇(街道、园区)考评办法,并将开展工业强市专题培训,强化进度跟踪督查。

今年将重点推进和开展7项工作:深入推进“招商引智”一号工程、全面推进自动化改造工程、全面深入开展“腾笼换鸟”、全面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继续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深入实施效益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实施三年三百家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行动计划和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计划及将与中科院系统共建高层次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等。始终不渝锁定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定位和目标,我市工业强市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之路,正在进行时,实现新跨越。-记者鲁企望何晨薇 实习生胡逍逍 通讯员欧阳文军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