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慈溪
慈溪市人民医院一护士长昨赴杭捐献造血干细胞
稿源: 慈溪日报  | 2013-07-09 10:12:53

半个多月前,周巷镇十甲村的村干部茅国庆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并将择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消息受到各界关注(详见本报6月18日桥城快报)。就在茅国庆充满期待随时准备捐献时,因患者病情不稳定,捐献事宜只得推后。而就在这两天,省红十字会传来另两个好消息:我市又有两名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配型成功,一位是观海卫镇的19岁女孩,另一位是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长胡群。

根据安排,昨日,胡群赴省中医院进行捐献准备,初定于本周五完成捐献。

两次体检最终过关

今年40岁的胡群是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护士长,在医疗战线工作已有20多年。说起登记入库,她回忆道,那还得从2007年的一次号召说起。“当时市红十字会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向社会发起号召,我们卫生系统也积极响应,当时单位里很多医生、护士都加入了。”胡群来到街头一辆献血车里进行抽血采集,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入库志愿者。

不过,一直忙于工作的胡群并未把捐献一事放在心头。直到今年年初,她接到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原来,有一名白血病患者此前找不到相配的捐献者,通过检索中华骨髓库后发现,胡群与该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如果愿意捐献,就要进行下一步高配和体检。胡群没有多想,一口答应了。

胡群说,自己是一名医护人员,救人一命是义无反顾的。“如果换作别人,我想也都会同意的,我不过是刚好被抽中。”就这样,今年2月,她再次抽血进行高分辨采样配对。“实在是没想到,自己竟然高配成功了。听说高配成功的比例很低,只有十万分之一,这比中彩票还要幸运!”她很是激动地对记者说。

今年3月,胡群到宁波进行体检,不过体检结果并不理想,这让她十分失落:“尿液检查显示,有一项红细胞数值偏高。”可这并未打消她捐献的念头,时隔3个月,胡群再次进行体检,这一次顺利通过了。

一人捐献全家动员

胡群与省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双方敲定了捐献日期。昨天,胡群前往省中医院骨髓移植中心,记者也跟随采访。当天,除了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工作人员和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陪同外,胡群的丈夫和15岁的儿子也一同前往杭州。

胡群的儿子小名叫斌斌,下半年读初三,已经放暑假了。为了支持妈妈,他跟爸爸两人全程陪同,给妈妈加油打气。斌斌跟记者说,刚开始他不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怎么一回事,直到妈妈告诉他可以救人的命,对身体也没什么影响,他觉得妈妈很伟大。

不过,提及家人对捐献一事的最初想法,胡群坦言,刚开始家人并不同意。“尤其是父母,特别担心捐造血干细胞对身体不好,怕有后遗症。”为打消家人的顾虑,胡群就给他们普及知识,告诉他们捐献对身体无碍,这才让家人放心下来。出发时,胡群还叫儿子给外公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们出发了,放心吧。”

来到省中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后,记者了解到,采集过程分为5天,头4天进行皮下注射动员剂,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第5天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胡群不必住院,只需注射时来到医院,其余时间可自由安排。

医务人员介绍说,除了高配成功、体检过关外,捐献者还要达到一定标准:年龄不超过45周岁,男性体重达到100斤,女性则是90斤。医务人员为胡群称了体重,量好血压,都符合要求。接着,医务人员为胡群进行皮下注射。“通过打动员剂,刺激骨髓造血,注射后可能会出现身体发麻、骨头酸疼,乃至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医务人员表示,注射后的反应因人而异,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

采集过程如同献血

为了让我们了解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全过程,在给胡群完成注射动员剂后,骨髓移植中心的医务人员带我们走进一个病房,一位捐献者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位志愿者来自金华,是位男性。记者看到,这位捐献者躺在病床上,左右手臂均插着管子,血液从左手的管子缓缓流入一台机器,又通过右手管子回输到人体内。

“采集过程很简单,跟机采血小板类似,而且对身体没有影响。”医务人员给记者打了个比喻。他介绍道,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成年人95%的造血干细胞都属于休眠状态,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一般是捐献后休息三至五天就行了。“有一位捐献者捐献后第二天就去西藏自驾游了呢!”医务人员说。

这位医务人员向记者表示,过去采集造血干细胞,常常是从脊椎中采骨髓,而目前较多的都是从捐献者的外周血中采集,不需要手术,只要通过一台血液分离机就可以了。只不过采集的过程较为缓慢,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

看了眼前的实际情况,胡群及家人都放下心来。儿子斌斌说:“现在一点儿都不担心了,妈妈做的是奉献社会的好事,我们都支持她。”

另外记者也了解到,与胡群配对成功的白血病患者是位男性,今年30岁,目前在温州住院。完成采集后,将第一时间把胡群的造血干细胞送往温州。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身体会有怎样的反应?这几日在骨髓移植中心,胡群又会有怎样的所见所闻所思?本报将继续进行关注,以手记形式记录胡群的捐献全程。-记者 冯茜 通讯员 胡峻箐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