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首届中国宁波海商文化周上周五开幕
稿源: 钱江晚报  | 2013-11-25 08:00:55

奉化江边渡口,众人围观。原来,商人丢了珠宝,三年后失而复得,欲酬好心人;鞋匠拾得苦候三年,原物归还、不取分文。争执引来县老爷,当场判决,珠宝用来在渡口造桥造福百姓。

传说中,这就是灵桥的前身。故事里的主人公姓甚名谁,早已无从考证。但宁波海商诚信、开放、创新的品质,却被一代代传了下来。

上周五,以“传承、创新、梦想”为题的首届中国(宁波)海商文化周,在江东开幕。当天上午,作为此次文化周重要活动的“高端对话”在江东和丰创意广场举行。

究竟什么是海商的内涵?如今重提海商,有何意义?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什么是海商文化?

可以理解为

“开放、多元、创新、诚信”

海商既指海洋商业活动,也指从事海洋商业活动的海商群体,海商文化可以解释成“海商群体在从事海洋商业活动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比如,江东的浙海常关、和丰纱厂、宁波总工会旧址等,都是海商文化物质遗存。

上周五上午,在和丰创意广场珍珠贝,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曲金良,面对满座高朋,又抛出了“什么是海商文化”这一问题。

与海洋打了近一辈子交道的他,对海商文化,有其独到的理解。曲金良说,海商,并不仅仅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凡是于此相关的,都属于这个范畴。海商之“海”,也不仅仅在于海。靠海,还要在于陆,即广阔的内陆腹地,没有海陆一体,就没有海商。另外,海商之“商”,一方面是商,一方面是产,一方面是服务。

具体到如何定义海商文化,宁波的近邻,上海水产大学副校长黄硕琳,是这么概括的: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开放意识,是海商文化的精神特质;善于通融的多元意识,是海商文化的优势基因;勇于开拓、转型发展的创新意识,是海商文化的价值核心;诚信,则是海商文化的基本元素。

“正是这种精神内涵,成就了宁波江东的独特气质。” 江东区的海上商业活动,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萌芽。海河联通、得天独厚的江东,自古就有深厚的海商文化底蕴。在曲金良看来,海商文化是江东文化的个性所在。

为什么要重提海商文化?

宁波海洋文化足以成为

中国海洋商业的典型

宁波帮闻名全球,海商对宁波帮的作用,毋庸置疑。江东因水而兴,在新的历史时期,海商文化也将谱写新的篇章。

曲金良认为,当代城市千人一面,宁波与上海、广州、青岛、厦门等城市一样,都是沿海海陆交汇城市,这些城市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城市不同文化个性的来源,就是不同的地理、历史、社会、民俗风情。“当务之急就是确立不同城市的文化个性,江东对海商文化的追寻和提炼,就是可贵的自觉。”

黄硕琳说,作为沿海经济和海上贸易发展的产物,海商文化不仅是我国沿海城市地域性特色文化的代表,还以其开放性、多元性和创新性,迎合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顺应这一发展潮流,挖掘海商文化的历史遗存,凝炼海商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探索以海商文化建设来引领高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塑以海商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都市文化,应该是江东的一大创举。

“海洋经济被视为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领域,宁波是我国沿海城市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丰富的海洋文化底蕴、海洋商业资源以及海洋发展基础,使得宁波海洋文化成为我国海洋商业的典型。”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是土生土长的金华浦江人,面对浙江父老,言语间难掩他对海洋的深情。

如何营造海商文化?

海商文化元素

可以进街区灯箱、橱窗

海商文化是由诚信、开放的宁波人,在长期的海洋贸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早在唐朝,宁波海商丝绸之路开始繁荣,江东地区也逐渐成为浙东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外围。

二十世纪初,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宁波,开始大力建设东部新城,作为核心城区的江东,海商经济发展恰逢千载难逢的机遇。

近年来,江东区也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防线,以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为抓手,贸易会展、航运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海商和文化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在新形势下,该如何营造海商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蒯大申说,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一步步培育,城市文化氛围也需要一步步营造。

他建议,江东区可以围绕宁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和江东“两强两品”战略,以全新的文化理念、视觉和举措,推动营造海商文化相适应的、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海商文化的影响力。“在江东重要商区,可以植入文化建设。比如加强对主要街区、灯箱、橱窗的设计,突出海商文化的特色;增强文化元素对商业领域的渗透余融入,通过文化的展示和演绎,加强海商文化与市民日常生活的联系。”

【编辑: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