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宁海力洋孔村重学崇礼――家规,穿越百年的守护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4-05-20 09:16:13

村里祭典时,村民们统一身着汉服,上香、鞠躬、献牲、颂赞。

古道清溪,古树木屋。

午后,距离宁波宁海城关20公里的力洋孔村寂静如水。老妪头发花白,屋檐下闲话古今,她们是有足够“谈资”的。

力洋孔村原是茶山脚下、沥水上游的一块湿地,是登茶山必经之路。明朝初年,一户孔子后裔来此定居,发展成族,始有村落。若在路上偶遇头戴草帽的老翁慢悠悠挑水,唤一声“孔大伯”,八成不会有错。眼前的力洋孔村虽没有遵从“北孔在山东曲阜,南孔在浙江衢州”的规律,但家谱记载,其孔姓确属曲阜孔子后裔。

百年来,“孔家村”拥有些什么?我想,那便是三条醒目而又有现代意义的家规吧!这些今天看来依旧鲜活的村规族律,也许就是力洋孔村能够建立精神家园、代代相传的缘由。从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孔家先圣皓首穷经、传播思想的精神渴求,我们亦可庆幸,历史保留了这永不湮灭的文化印迹和精神内核。

 

力洋孔村的古木,并不像一般的古木那样,被虫子叮咬得面目全非,它们的躯体干干净净,纹路清晰。

家规壹

不能砍的树

“金字山上的树不能砍!”

这是力洋孔村建村就定下的规矩。

现在不砍树也罢了,天然气、煤气充盈,无需忧心灶火,可规矩是在一个劈柴生火的年代立下的。

史料记载,力洋孔村先祖位列孔子嫡系第55代子孙,他们最初从福建迁到胡陈中堡溪,后又在明朝洪武年间转至力洋孔,至今已600余年。

站在村子中央往东面看,如金字塔般的金字山挨着村落,大约几百步之遥。再往远处看,林林总总的山脉大多在视线的边缘上,过于遥远。80岁的村民孔祥行经历过砍柴挑柴的艰苦,因为这条家规,他和村民们不得不起早摸黑,去更远的山寻觅柴火。“那时,我们砍一趟柴需要一天时间,早上天没亮就出发了,中午左右能到山脚下,晚上回到家已经漆黑。”

“舍近求远”,经济学上肯定算不得一个聪明的方法,可力洋孔村的先祖却给了一个聪慧的理由,至今无可辩驳。

孔祥行记得,老一辈人常说,先祖刚刚到这儿定居时,对面的金字山只是一块巨大的裸石,草木不生。每当日头高照,强烈的温度刚好被这光秃秃的石头反射到村子里,村民们酷热难当。为躲开日头,小村世代植树,慢慢地就把金字山填满了。

百年守护,金字山看起来更像个密不透色的绿球,走进了,山里满是苍天大树,密密麻麻,遮蔽了头顶的阳光明媚。

不能砍的树远不止在这座山上。村西山坡上的孔氏祖墓旁就有一棵650年的古香枫树,枝干直径1.2米,枝繁叶茂。细细看,古香枫并不像一般的古木那样,被虫子叮咬得面目全非,它的躯体干干净净,纹路清晰。

对待树木,力洋孔村的村民无比温柔和贴心。我不知道这是小村的一种特殊情结,还是更早的觉醒了人与自然的哲学关联,我更相信是后者。

 

力洋孔村新建的孔子公园。

家规贰

必学的功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力洋孔村,我们遇到刚从田间归来的孔万永。他的裤脚高高卷起,却免不了粘上泥巴。一手拖着锄头,一手搭在肩上,后面背着簸箕,嘴里却不怎么安分,念念叨叨。细听,是儒家的几句名言。

“人人学国文?”

不错,这就是小村的第二条家规。这儿面积只有1.8平方公里,住着162户人家近490人,国学经典就挂在每一个村民的心里,男女老少皆宜。

70岁的孔万永朗朗上口的国学,还是抱在怀里时,母亲一句一句教的。“母亲不识字,可是儒家的学说,却会说上几段,可能跟我一样,是上辈传下来的,就像村里的任何一个白发老人。”

口口相传是小村过去沿袭国学用的“土法子”,而今这一门必修课被提上了小村每一个发展规划。

几年前,全村大修宗祠,浩大的工程里,村民不忘记增加国学元素。走进宗祠,在二楼阁楼上藏了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小间,里面三四排书架,摆着《论语》、《孟子》等等国学经典,随手拿起一本《论语》,边边角角破损了大半,一看就是常年累读的印迹。

“这儿每天都开放,哪家孩子放了学必来‘签到’,他们边玩耍边读书,村里没有一个家长会担心孩子出去撒野,因为这儿已经成为孩子的聚点。”孔万永看来,学国学就得在生活点滴中不经意地植入。

这个观点,也是全村人的共识。现代的教育思想,似乎一早就在这个偏安一方的小村庄里滋长壮大。

2009年,村里开建孔子广场,广场一角也毫无悬念留给了国学教学。那儿建起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竹屋,里面摆上一排排课桌椅,俨然一个小私塾。

孔万永告诉我们,每年暑假,在外读书的孩子们都要回到村子里上上国学课,不论你是18岁,还是8岁。“以前我们都在宗祠的空地上上课,老师是村里的老人。现在好了,我们有了专门的国学教室,教育也变得正规了起来。”

去年,在一个小学里教书的小村媳妇胡玲钦接过了教授国学的担子,那年,回来上课的孩子就有30多个。

家规叁

绵延的祭典

在力洋孔村,每年的9月28日是比过年还要热闹的日子。

今年,41岁的村书记孔令柯这会儿又早早地准备了起来,买祭品,统计回乡祭奠的人数,安排祭典流程。他说,这些年,村民们都往外跑,经商、打工,可这个日子,大伙儿会千方百计赶回来,这就是“家规”。

孔令柯还记得去年盛典的那股热闹劲儿。当天,来自浙江孔氏后裔各个集聚地的南宗代表、海外孔氏后裔等500多人涌进了名不经转的小村,大家统一身着汉服,上香、鞠躬、献牲、颂赞,国学之根、礼仪之源,流淌在小村的角角落落。

当天的祭典就放在村中心一个叫“中央道地”的地方。这儿对小村来说是个决定性的标识。

相传,力洋孔村先祖来到力洋时,看中了山坡上有块地丛林稠密,柴草茂盛,便在此砍柴度日。每日,他背着装有几个饭团的行囊,上山坡砍柴。

有一天,他到了“中央道地”这个地方,把饭团用布包裹好,挂在树枝上。等到日落西山,他砍好柴,捆好了担,便取下饭团准备进食后赶路回家。照理来说,过了大半天,饭团肯定凉透了,可是,他取下的饭团还冒着热气,就像刚揭开锅一样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他很吃惊,来了数次,每次如此。他悟出了一点玄机,此地准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移到这里,始有了力洋孔村。

而今,走在“中央道地”,石板铺地,小桥流水,新塑的孔子像立在正中间,村民们都喊这儿“孔子广场”。2009年,就是这个没有集体收入的小村硬是你五百、我三千,凑出了几十万元钱,修建了这个孔子广场。

“这块‘风水宝地’我们要充分挖掘。”孔令柯心中有了新想法,他说,力洋孔村与其他的乡村不同,不太适合大拆大建的新农村建设。但要想在这片“净土”上做点文章,最大的优势就是当地的生态环境、孔子文化和特色旅游。这百年不变的祭典依然不断,也是想唤起更多年轻人追寻中华文化之根。

【编辑: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