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记者 李建新 张永贵 陈醉 县委报道组 宁外宣)宁海县的甬青牧场生猪存栏1万多头,每天排放的猪尿液多达20吨。而今,通过生态治理,有效控制了污染。
追寻猪粪“消失”的方向,记者日前看到猪舍后门铺设了一条集污管道,粪水、污水排入管道,输送到1500米以外的三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沼液池,干粪则被一车车运往该公司的发酵床。两种污染物从这个“有机肥加工平台”出来后,就成了有机湿肥和干肥。
宁海是农业大县,该县以“政府投入基础设施、企业承包经营运作”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布点有机肥、沼液、农业废弃物回收等农业循环利用服务平台,搭建农业大循环体系。目前,全县已建成12个“有机肥加工车间”,覆盖万头以上规模猪场和95%以上的养殖户,有效控制了农业养殖业的污染。
支撑宁海农业治污的是高品质、全方位的农业服务链。
宁海向农沼肥承运中心每天调派一辆沼液车,开进三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把制成的沼液运往一家果蔬合作社。合作社建了两个田间沼液池用来储存,旁边就是施肥操作房,工作人员在从以色列进口的专用灌溉泵上一按按钮,沼液便根据指令,给特定的大棚灌溉施肥,这样每天要用掉大约5吨左右沼液,一年节省上万元的化肥开销。
宁海全县现有田间沼液储存池1.5万立方米,配备8辆沼液专用车调度、运输,年可配送沼肥4万多吨。
怎样让有机肥用得恰到好处,宁海专门配备了有机肥处方平台。绿丰有机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土壤处方单”往土里添加所需的镁、钾、锌、硼等微量元素。公司每年可配置两万吨精制有机肥,滋养着20万亩农田。
宁海还给非有机的农业污染物找出路。如今,宁海三禾秸秆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棉花秆、黄豆秆被打碎,塞进生产线,“吐”出的却是形状像煤饼、棍棒的产品“秸秆煤”。全县每年产生12万吨的秸秆,现在制成“秸秆煤”,秸秆资源循环再利用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