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10月17日电 (见习记者李佳赟)“大家可以看到,水下考古队员们正在‘小白礁I号’中布设摄像头,并进行着水下记录和水下测绘工作。这名考古队员正在将沉船文物提取到蓝色塑料筐中。”在刚落成开放的中国港口博物馆中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展区内,讲解员正通过模拟画面为参观者娓娓道来水下考古的作业场景。
2008年10月,“小白礁Ⅰ号”被发现于宁波象山渔山列岛海域,这是浙东海域首次通过水下考古手段发现的第一艘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古沉船,出水遗物共计1050余件。今年,“小白礁Ⅰ号”与“南海I号”、“南澳I号”等7个国家级重点水下考古项目的珍贵出水文物一起,被小心搬进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滨海新城中的中国港口博物馆,这也代表着宁波水下考古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篇章。
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及中国大运河的出海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端之一,自古以来,宁波的水下世界中便潜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宁波市积极推动水下考古工作转型,坚持发掘与研究并重,保护与展示并举,在水下考古方面形成了“水下考古的宁波帮”。
“宁波因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在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无论是从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还是业务发展方面,宁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宁波市政协副主席范谊在10月16日于宁波举办的首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中如是说。
1998年,国内第一家水下考古工作站落户宁波,2014年,第一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宁波落成,期间,宁波又率先提议、实施将水下文物普查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率先制定水下考古与水下文物普查技术标准规范,短短几年,宁波的水下考古工作便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
在人才梯队方面,目前浙江拥有水下考古队员12名,宁波便有9名。他们承担着浙江沿海及其内陆水域考古调查、探测、发掘和保护、研究任务,还积极参加国内外重大水下考古活动,“碗礁I号”“南澳I号”等重要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首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中评价道,这些年来,在水下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宁波培养出了一批出色的水下考古队员,其人才储备与业务能力位居全国的前列,已然形成了“水下考古的宁波力量”,为我国的水下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的重要贡献。
而今,宁波的水下考古事业又迈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0月16日,中国规模最大的港口专题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及首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宁波正式落成开放,这标志着宁波水下考古工作已从单一的水下考古向全方位的综合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转变,并为进一步做好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搭建了良好平台。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的建成和开放,对于保护水下文物,提高水下科考能力,传播海洋文明,丰富国家航海文化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现中国航海学会会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馆长徐祖远说。
顾玉才更是评价,中国港口博物馆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之间的这种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模式,“将为其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据了解,我国拥有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开展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和文化、学术价值。”顾玉才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