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关关员走访进口食品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叶翰嫣 摄
人民网宁波10月19日电(蔡铁峰、陈怡、江赟) 宁波2013年外贸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是浙江首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如何进一步支持宁波继续发挥“外贸马车”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如何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实现“通得快”?宁波海关在严密监管的前提下,转变作风、努力创新,通过深入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等综合业务改革,做好快速通关这篇文章。
据统计,2014年前3季度,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835.9亿元,同比增长4.3%。宁波口岸走私违规案件数量及罚没收入均出现了明显下降。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表示,宁波海关采取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稳增长促发展措施,为进出口实现逐步回暖做出了突出贡献,功不可没。
改革提速度:通关快了 成本降了
在当前外需向下、成本向上的情况下,通关能不能更快些,手续能不能再少点?努力营造“可预见、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关环境,成了宁波海关面临的新课题。
宁波海关关长叶平表示,宁波海关既做国家经济大门把关人,更成为经济建设的参与者、服务者。
宁波海关在严密监管的同时,主动致力于将重点业务改革和稳定外贸增长紧密结合,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提高通关效率:积极参与长三角海关区域一体化改革,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作业无纸化、优化预归类、归类咨询等一项项改革全面推开,让企业真实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9月22日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5个海关如期启动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并在宁波设立了审单分中心,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自主选择申报地、查验地点,自主选择通关方式等多项便利。
“我们的货物从上海浦东机场进境后,可以直接在宁波海关申报,这样就方便多了。”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女士感慨道,她给记者算起了企业的“成本经”:“我们的工厂在宁波保税区内,以前货到了上海,要办理转关手续,然后用监管车辆拉到宁波。大车要2900元,一个月下来光这一项费用就要十多万。”
据企业测算,长三角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下,以前异地间需要2到3天才能办结的通关手续,现在正常1天就可完成,企业通关成本可降低20%—30%,物流成本至少可降低20%。
在方便企业通关的同时,长三角海关区域一体化改革在报关单证审核的专业性也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海关区域一体化改革后,整个长三角区域按照商品分工设置了上海、南京、宁波3个海关专业审单分中心,分中心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区域内审单业务结果互认,无缝对接。这意味着企业在宁波得到的海关专业审单结果,在长三角3省1市5个海关中都能通用。
此次通关一体化改革,海关总署还设立了三个专业审单分中心。宁波审单分中心负责人表示,区域审单一体化改革打破了以往以关区为单元的传统审单模式,努力将审单业务往区域化、一体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据统计,2014年1-9月宁波海关共审核通关作业无纸化报关单260.82万票,占同期报关单总量的88.49%,关区累计签约通关作业无纸化企业12.7万家。据企业测算,一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2700万元。
减负增效能:简政放权 转变职能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监管任务最繁重的直属海关之一,宁波海关围绕“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2014年3月12日起,宁波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领域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取消6项行政审批,放宽外发加工限制条件。除全工序外发外的异地外发加工业务均取消风险担保金及银行保函,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担保。
海关加工贸易新政让资金捉襟见肘的中小外贸企业受益。据初步测算,这一政策惠及宁波近500家加工贸易企业,可辐射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超过2000家,企业每年减少风险担保占用资金近1.2亿元,相当于帮中小企业月增周转资金千万元。
宁波志达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缝纫线加工出口的加工贸易企业。由于自身生产能力有限,企业过去一直将胚线加工业务交由浙江常山、河南泌阳和商丘三地的工厂来完成。仅去年一年,公司因异地外发加工在押的风险保证金和保函达810万元。“现在不用缴保证金了,我们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公司关务员周丽萍说。
据宁波海关介绍,此次海关取消了外发加工的事前审批手续,经营企业在外发前无须到海关审批,只要在外发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即可。同时,取消了对外发加工承揽者的限制条件,允许公民个人承接加工业务。“新政减少了对加工贸易企业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有助于激发和释放我市数千家加工贸易企业的活力,做大做强进出口业务。”宁波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
2014年9月23日起,宁波海关与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的“三个一”通关模式正式启动。
关检合作“三个一”,作为关检创新口岸通关模式、推动通关便利化的重大创举,是海关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模式下,通过完善电子口岸功能,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合作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关检合作“三个一”的试点港区,实行 “三个一”作业模式后,原来串联的“先报检后报关”通关流程,转变成并联的“报检和报关同时进行”,企业只需完成一次输入,即可同时完成报检和报关的录入,进境固体废物原料报检的49项和报关的55项共104项必输信息进一步深度整合成80项,减少23%输入量。同时,对于需要开箱查验、检验检疫的货物,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同时实施查验,可以减少重复吊箱、重复开箱,从而减轻企业负担、大幅提高通关效率。
据宁波唯尔池塑料有限公司介绍,该公司一年约进口5000吨左右的废塑料。废塑料作为国家法定检验商品,监管较严,要经过检验检疫、出具通关单、报关、查验等过程。实行“三个一”模式后,平均每票废塑料的通关时间至少节省2天以上, 节省移箱费、掏箱费等600元以上,加上滞箱费等,预计1年就可以给企业节约各项费用近20万元。
优化促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通关环境的优化,对于外贸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动能意义显著,宁波海关在此方面积极推出多项举措:如大力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探索创新进口模式,增加商品品种和数量;如推进现有平台与知名第三方平台对接合作,扩大宁波保税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影响力;再如优化通关环境,促进整车进口业务的发展等。
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业务自2013年11月27日试运行以来,呈现持续迅猛增长势头。
截至2014年10月17日10:30,宁波海关共审核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申报单34.4万票,货值1亿元人民币。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1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17.9万名消费者通过跨境平台进行了购买,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商品主要为来自日本、德国、法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母婴用品、保温杯、食品饮料、厨卫用品及小家电等。
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自试运行之日起历时325天,销售货值突破1亿元大关,成为全国6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业务试点城市中首个销售额突破1亿元的城市。其中,9月份宁波海关审核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申报单11.7万票,货值3457万元,环比分别增长98.1%和1.1倍,单月审核单量、销售额均再创新高。
目前,海关共审核通过商品备案4548种,签约电商企业101家,物流企业4家,仓储企业2家,其中54家电商企业上线销售,上线销售商品达2981种。
为积极应对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宁波海关大力提高科技监管水平,一方面通过宁波跨境服务平台打通电商企业与海关通关系统的数据通道,实现无纸化通关,提高跨境商品通关效率;同时,升级系统实现低风险订单自动审核,高风险订单人工审核,保证绝大部分订单能够当天审核通过。另一方面,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专用仓库安装一条X光机流水线,对包裹进行自动分拣,实现了跨境电子商务包裹检查的自动化、信息化控制和管理,大幅提高包裹放行效率。此外,专用仓库还通过59个高清摄像头实施全覆盖、全天候监控,海关工作人员可在监控室通过实时监控及录像回放等功能掌控整个仓库运行情况,确保严密监管。
经过近1年的发展,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的知名度迅速提升,随着加盟电商企业的增多,进口商品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跨境贸易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在“电商换市”效应逐渐显现的同时,整车进口业务也稳步增长。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整车进口口岸,自2013年底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开放以来,宁波海关积极优化通关环境,积极扶持推动进口汽车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截至2014年10月16日,梅山口岸进口汽车整车1193辆,货值突破3亿元人民币。自整车业务开展以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进口整车数量逐月增加。2014年2季度进口234辆,相比1季度进口18辆的低迷开局,环比增长12倍。特别是随着海关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和地方招商力度加大,3季度增势更加明显,共进口709辆,接近上半年进口总量的3倍。其中,9月份进口310辆,创单月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宁波海关通过大力促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等措施的逐步落实,积极支持宁波国际强港建设;提升海关咨询服务、统计分析和窗口服务水平,建设和谐优质的口岸环境;坚持“守法便利、违法惩戒”原则,一方面积极培育高资信企业,另一方面加强反走私综合治理,维护宁波口岸进出口良好秩序。
宁波海关叶平关长表示,今后将不断提高海关把关服务水平,使海关执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并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和风险管理,营造既严密监管又高效运作、既依法行政又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为浙江省、宁波市外贸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