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人民网】浙江镇海:华东地区最大煤炭市场变迁史
稿源: 人民网浙江频道  | 2015-01-13 11:36:29

新春走基层·行进中国精彩故事(2)浙江镇海:华东地区最大煤炭市场变迁史(组图)

2006年,镇海港区距离居民区最近的2号、3号煤炭泊位尚在运作。

人民网宁波1月12日电(方圆圆)宁波镇海港是浙江省煤炭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以上。在镇海,还坐落着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炭专业市场和浙江省重要的煤炭能源供给基地——镇海煤炭交易市场,除了宁波,绍兴、嘉兴、萧山等地的不少煤炭也是从这里出去的。然而,3年前,提到煤炭,不少镇海市民都会皱眉头。

2012年,镇海区启动“生态环境整治战略”,将煤尘治理被列为首位。3年后,煤尘整治效果如何? 新年初,记者走进镇海煤炭交易市场,走进群众家里,实地探访煤尘整治带来的新变化。

居民回忆:风一起,关着窗户家里仍煤灰飞舞

煤炭市场所处的位置叫后海塘。这里曾散布着二十多个大小不等的煤堆场,附近居民深受煤尘之苦。

“以前家里一般不敢开窗户,只有早上开一会通通风就赶紧关上。可是就算这样,只要一起风家里还是到处煤灰飞舞。早上打扫完,不到中午桌上又蒙上一层黑(灰)了。”家住镇海区后大街港务新村的张小君说。

港务新村距离煤炭港区及煤炭交易中心仅2公里,张小君在这里已住了20多年。她告诉记者,自己家中被煤灰困扰至少有十几年了。

据她回忆,过去,后海塘一带煤灰和洒落的煤炭随处可见,有部分扫煤专业户天天推着三轮车扫煤,多的时候一天能“扫进”几百元钱。

因为这里的居住环境不好,小区的人陆陆续续搬走了约1/3。她是个爱锻炼的人,可是因为空气环境不好,她只能在天气好的晚上出去散一会步就赶紧回家。“以前平均每年我因为扁桃体发炎、喉咙痛要去医院6、7次。”

她说,从1998年左右开始,这里的情况才慢慢有了好转。

镇海港建于1974年,集聚60余企业的煤炭集中交易中心是目前浙江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交易市场,也是“北煤南运”重要中转基地。

“2008年到2011年恰逢镇海港大发展,煤炭吞吐量近乎成倍增长,到2011年已达2000万吨。”镇海区物流枢纽港管委会副书记陈宇东说。

整治:10年来镇海煤堆场历经四次搬迁

2013年12月30日,镇海港埠3号煤码头与紧邻的2号煤码头一起,结束40年的煤炭作业使命,搬迁至5公里外的通用散货码头。

这是10年来镇海煤堆场的第四次搬迁。

“宁愿牺牲一点GDP,也要把生态环境搞上去。”2012年1月,镇海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作为今后五年的首要任务。

整合码头功能,远离居民区;安装粉尘自动监测设备,专项整治扬尘车辆...... 2012年初,煤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启动。这也是镇海煤场的第四次及规模力度均最大的整治。

镇海区环保局局长胡荣章介绍,本次整治制定了抑尘率达到90%的总目标,从源头的装卸环节到设施的间断性水雾喷淋、防风网建设等,再到监管体系,多方面入手,形成点、线、面多方位结合的防控硬件体系,进行煤尘集中整治。

陈宇东介绍,镇海区在1997到1998年,对煤尘进行了第一次整治。当时将煤场从紧邻城区的铁路以南搬到了无人居住的铁路以北。

第二次整治是2004年到2005年间,主要以企业投入为主,对防尘设施进行了强制改造。当时集聚在煤场的50家左右煤炭企业共投入近500万元,新增了喷枪、水喷淋等喷淋设施。

2005年到2007年,镇海对整个煤场进行了第三次整治。占地千余亩,分散在铁路以北,环绕城区东西跨度3公里的煤炭堆场,被集中搬迁至现在后海塘区域,远离城区2公里。

记者目击:煤场周边树叶干净清新,居民走出家门跳广场舞

记者日前来到镇海煤炭港区,看到一道约两层楼高的蓝色网状屏障将煤场封闭圈起,场内喷淋、射雾器等装置不间断地往煤堆和附近路面喷洒水,整个堆场处于一片水雾中。港口的煤炭装卸采用封闭运输管道进行全封闭输送。一辆辆煤车依次经过25米长的中水雾状冲洗带,清爽驶离。

在煤场外,记者发现周边树叶干净清新,而据群众反映,过去这一带的树叶都被蒙上了一层黑黑的煤灰。

据了解,近两年来镇海区共投资近3亿元,在港区和煤炭交易中心建成全封闭的防风网装置,港区6套移动式射雾器和14套固定式射雾器、30套洒水喷枪安装完毕,并实现远程控制。此外,3400米道路喷淋改造项目也已完成。而所有煤场喷淋所有用水均来自镇海污水处理厂的中水。

根据镇海区环保局在港区煤场的粉尘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空气中颗粒物数据显示为0.1以下,远低于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1.0。其他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降尘率较2011年煤尘整治前下降80.8%,达到近15年最低。

陈宇东说,除了设施改造,功能调整也是煤尘大降的一个原因。如离城区居民区最近的港区2号、3号泊位及其后方堆场,2014年都已停止煤炭作业,改运行钢铁等大宗商品业务。

记者随即来到距离港区最近的居民区港务新村,远远看去,居民窗户多是打开的。张小君说,原来小区搬走的人很多,现在基本都住满了人。

2013年5年,张小君和小区其他有舞蹈爱好的居民组成了一支舞蹈队,每晚到小区附近的广场跳佳木斯舞。现在舞蹈队已发展到60多人。据她说现在也很少去医院了。“现在小区可好了,绿化也很漂亮。我还会在这里一直住下去。”

群众参与:每个环保志愿者都是一个环境监测点

环保是居民关心的大问题。在镇海区,一批热心环保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于2012年12月底自发组建了“绿丝带”环保志愿者总队,年纪最大的66岁,最小的仅12岁,人人手里有本《镇海环保民情日记》,记录居住地每天的异味状况。

“每个环保志愿者都是一个环境监测点,一闻到空气里的异味,第一时间就记录下来,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风向一个不少。然后用简易的空气采样器对空气进行采样送到环保局进行检测。”镇海绿丝带环保志愿者总队及煤尘整治监督队队长郁振伟说。

镇海煤尘整治监督队是其中的一支队伍,18名监督员多是具有环保专业知识和环保志愿工作经验的热心网友和市民,而且接受了“上岗”培训。

“记得2012年我们去港区督查的时候,进去不到3个小时出来就一身灰。”郁振伟说。

煤尘整治监督员的督查工作实行轮班制,每周组织2-3次督查,每次派遣4-5名监督员开展现场监督活动,他们带着本子、背着相机,实地了解路面巡查、卡点执法、煤车冲洗等工作情况,并在镇海新闻网与@镇海网络问效联动开设“镇海煤尘整治监督员微记事”栏目,通过微博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与读者分享每一次监督经历与感受。

翻开他们的“微记事”,记者看到“扫煤专业户”到2014年初已“失业”,因为已无煤可扫。还有一则,位于煤炭交易市场中心位置的一综合楼阳台上,工作人员正晒着腊肉,一排油亮、飘着香味的腊肉晒了有一个多月。

“从十年前到现在,尤其是最近两年,镇海的空气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现在去港区监督,有时看见园林工人在路边修剪花木,这种感觉像是走在公园里。” 郁振伟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