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人民网】浙江镇海:小岛灯塔工的别样新春
稿源: 人民网浙江频道  | 2015-02-15 10:33:25

新春走基层·行进中国精彩故事(10)——浙江镇海:小岛灯塔工的别样新春

黄昏中的七里屿灯塔。

人民网宁波2月15日电(方圆圆) 灯塔好比是海上的“红绿灯”,指引着航船的方向。羊年春节临近,常年在海上守护灯塔的灯塔工是怎么过年的呢?近日,记者乘船来到宁波镇海东北7里处的七里屿岛上探访。

七里屿灯塔距今已有130年历史,在这座面积仅0.0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由8个守塔人常年轮班守护。

58岁的刘孝玖是镇海航标处七里屿灯塔的主任,20多岁那年,他从部队退伍后,就和灯塔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90年代末,刘孝玖被调至七里屿灯塔,担任起灯塔主任,一守就是16年。

小岛上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升旗是他一天工作的开始。随后是开启机器、测量电池电压、保养灯具、定时巡查等这些日常工作。

近年来,每年进出宁波港的船舶达上百万艘次。这里是进出宁波港的交通咽喉,值班的晚上,刘孝玖或其同事经常要起来三、四次,查看航标灯是否正常。

“平时在岛上值班,不能睡得很沉。”他憨厚地笑着说。浙东沿海,经常遭遇台风,每逢台风来袭,他通宵都不能入睡,要随时查看灯塔的情况,确保灯光不出故障。

“他们在七里屿的16年间,镇海甬江口从没有因灯塔故障发生过一起航道事故。”宁波航标处镇海航标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刘孝玖说,岛上的生活枯燥无味,以前不要说电视,除了灯塔上的灯,岛上连电也没有。除了工作,其他的时间就是等,等航标站半个月一次的补给。如果遇上恶劣天气等情况,补给不到,咸菜就饭也是常有的事。

“补给带来的报纸我们翻来覆去读,每个字都不会落下。” 刘孝玖说,“现在什么都有了,电视、网络、冰箱等。”

刘孝玖说,守岛这么多年,他最大的收获有两样:一是磨练出平和的心境,二是和同事们建立了铁一般的友谊关系。

石广金就是老刘的同事,两人当兵时是战友,当初也一起被调到七里屿,他们共处的时间比和家人的时间都长。

“以前那个苦闷啊,岛上什么都没有,一呆半个月,家里又很难照顾到,孩子上学、有个头疼脑热都照顾不到。”石广金说,“现在好多了。”

“现在好多了”是在记者和他们聊天的短短一个小时里,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七里屿岛虽然距大陆很近,但原本却是个无人居住、寸草不长的荒岛。从上世纪90年代年起,镇海航标处开始着手改变这个小岛的生态环境,刘孝玖和石广金便成了这个小岛的最早的开荒者。

石广金介绍,前几年,在岛上每天除了看护灯塔,他们的工作就是修路、种树、帮着盖房子。修路的石头、水泥都是他们一担担挑上来的。起初由于环境恶劣,所种的树木不到一年,在海风吹拂、阳光的曝晒下,都成枯木。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选种,岛上慢慢变绿起来。

现在七里屿小岛俨然是个小渔村。树木葱郁,几幢平房整齐排列,整个小岛由水泥或石子小道环绕,两旁的绿化修剪合度,记者走在岛上已想象不出他们口中从前荒芜的样子。在岛上,他们还开垦出几块小菜地,种上了蔬菜瓜果。

老石是这些菜的主人,也是值班灯塔工的大厨。他说,过年的晚上,他们会准备七八个拿手菜,“吃完年夜饭,我们会看春晚或者去海边走走。”老石的脸上带着一股怡然自乐。每年春节,他们是轮流回家过年的。近16年的时间,他和刘孝玖各自都在岛上过了八九个春节,今年正碰巧轮到他们回家过年。

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换工作?“没想过,既然选择做了,就要想办法把它做好。这么多年过去,对它已经有了感情,每天看到来往船只经过这里,心里还是挺满足的。”老石说。

刘孝玖还动员儿子小刘也来做灯塔工。25岁的小刘大学毕业后曾在外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已在七里屿跟着父亲开始他的学徒生涯,是岛上最年轻的灯塔工。他说从小就喜欢大海。

“最初觉得在岛上工作生活挺浪漫的,一段时间下来,才感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刘说,“这份工作,事关海上航运安全,总需要有人来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