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长三角新闻
打工小伙脑死亡一次捐出6样器官 亲人曾获肾脏捐赠而重生
稿源: 浙江在线  | 2015-03-20 12:17:24

打工小伙脑死亡一次捐出6样器官 亲人曾获肾脏捐赠而重生

杨建军家属在人体器官捐赠登记表上签字

浙江在线记者/曾杨希 吴振宇 编辑/胡芸3月19日发自浙江杭州

下午4点,杭州萧山第四人民医院。

在杭州打工的27岁贵州小伙杨建军被推进萧山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

2小时后他留下了1个心脏、1个肝脏、2个肾脏和2只眼角膜,他用一个人的生命将帮助6名陌生人。

他成为了浙江省今年的第28例,同时也是历年来第315例器官捐献者。

“人没得救了,器官捐献给别人,别人可以得救。”杨建军的舅舅说,“我们曾经得到同样帮助,再将同样的帮助传递别人。”

说完,家人痛哭,天人相隔。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

27岁的贵州小伙再也没有醒来

在杭务工的小伙杨建军来自贵州省普安县的农村。父亲已经辞世,他是家中的独子,也就成了整个家庭的顶梁柱。林杨日复一日劳碌打拼,只是为了让母亲与妻女拥有更加幸福殷实的生活。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让这个家天崩地陷。

3月9日,杨建军因意外事故昏迷,被送往萧山第四人民医院救治。下班回家的妻子,没有像往常一样见到笑脸相迎的丈夫,不觉焦急起来。在拨通了杨建军的电话后,听到了他发生意外的噩耗。

在医院,经过专家的会诊,医生当即对杨建军进行了开颅手术。

萧山四院的重症监护室主任徐胜华医生不无惋惜地告诉记者,手术后,杨建军被送往ICU,虽然经过长期的积极抢救,但仍因伤势过重,临床诊断为脑死亡,已无可能恢复的迹象。

杨建军,这个还不满27岁的小伙,人生才刚刚开始,他的意外让闻讯而来的亲友扼腕不已。

家人曾是器官捐献受益者

主动提出器官捐献让别人可以得救

杨建军的小舅舅在广西工作,事情发生后,他接到了电话,得知自己心爱的侄子正在抢救,突然懵了。他在电话那头说:“一定要把孩子救回来。”

三天过去了,杨建军依然只能靠呼吸机存活,对外界的情况无任何反射。医生表示,醒过来的机会已经很渺茫。

“我们是器官捐献的受益人。”小舅舅的回忆突然拉到了2009年。那年冬天,自己的大哥,即杨建军的大舅舅患上尿毒症,他原本准备把自己的肾换给大哥,可惜不匹配,只能等待其他肾源。当时,有的人等换肾,等了三五年。幸运的是,他们在生死边缘徘徊了三个月,等到了合适的器官捐献,成功做了单肾移植手术。现在杨建军的大舅舅健康地生活着。

小舅舅说:“救人为主,万一实在救不过来,就做器官捐献吧。”

时间一天天过去,杨建军的情况并未好转,萧山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对他的临床判定结果为脑死亡。商量了好几天,家人终于做出了决定。3月18日,小舅舅从广西赶赴杭州。当天下午,他们主动找到医院提出器官捐献。杨建军的妻子说:“想到他的器官还活着,我的心里也有个寄托。”

打工小伙脑死亡一次捐出6样器官 亲人曾获肾脏捐赠而重生

手术前医生对杨建军进行检查

3月19中午,家人来到医院,送即将进入手术室的杨建军最后一程。

杨建军躺在病床上,头上包着白纱布,露在被子外的手指有些水肿,妻子把头埋在病床边,用贵州话轻声对丈夫絮语。3岁的小女儿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在病床前要姥姥抱,她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母亲看着病床上的儿子,默默流了泪,因为患有高血压,她努力压住悲伤的情绪,不一会,默默走到了病房外。

窗外,天灰蒙蒙,医院的不远处,田地里的油菜花开得正旺,似乎着昭示春天的来临。下午两点,杨建军被缓缓地推进了手术室。

成为浙江第315例器官捐献者

留下了的器官将帮助6个陌生人

杨建军的器官摘取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捐献了心脏、肝脏、2个肾脏和2只眼角膜。

浙江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俞欢介绍:“将可能有6名患者因此获得重生的希望。他也由此成为浙江省今年的第28例,同时也是历年来第315例器官捐献者。”

自2010年起,我国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浙江省是首批11个试点省(市)之一。2014年,浙江全省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29例,年度捐献首次突破百例。而在浙江的试点工作刚刚开展的2010年,这个数字仅仅为两例。

从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去世后的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来源。目前,全国每年约有30万急需器官移植的各类患者,但每年实施的器官移植手术仅为一万多例。

俞欢告诉记者,亲人在器官捐献的受助经历,也许正是杨建军家属能够主动提出捐献器官的原因,但类似的情况并不多见,杨建军家人的这一举动格外令人钦佩。

“希望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器官捐献。”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曹燕芳也说,虽然人体器官移植在渐渐被公众所知悉和接受,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目前,浙江已经有3000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但是这对于全省5000多万的人口基数,仍是一个十分微小的数字。

对话杨建军家属

“我们知道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痛苦,我们想救更多的人”

问:器官捐献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小舅舅:是我提出来的。我大哥(杨建军的大舅)是器官捐献的受益者,2009年因尿毒症接受过别人的器官捐献,进行过单肾移植,现在活得很健康。如果不是我哥亲身经历,可能也走不到这一步。我们知道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痛苦,孩子救不回来了,但可以通过他救活其他患者。以后如果条件可以,我自己也会加入到器官捐献的活动中来。

问:如何做出器官捐献的决定?

小舅舅:一开始接到孩子在抢救的电话,我们都决定抢救为主。救了三天,综合各种情况,医生说抢救过来的希望渺茫。后来,我就提出了想法,和大家商量。昨天(3月18日)中午我们到杭州,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问:家里人一开始就能接受捐献器官吗?

小舅舅:人死入土为安,我来自贵州山区,那里信息封闭,一开始很多家人不了解。我长期在外面工作,知道的知识多一点,我把我大哥的亲身经历告诉了家人,讲了捐献器官后,器官活在别人身上,他的灵魂活在我们心中……大家觉得这是对的,慢慢就做通了思想工作。

妻子:想到他的器官活在别人身上,我的心里也有个寄托。人已经没了,但他的器官还将跳动,他的眼睛也将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见这个世界……我真的没有想到他20多岁就会走。

问:杨建军是一样什么样的人?

小舅舅:我小时候带到到4、5岁,上学的年纪他才回去跟着爷爷奶奶。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也很孝顺。以前在家务农,照顾母亲,今年春节前才来萧山打工。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