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长三角新闻
乐清神探杨铭安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死离世
稿源: 浙江在线  | 2015-04-17 07:48:08

正在工作的杨铭安(资料图)。警方供图

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 04月17日 讯他常穿的警服外套挂在办公椅上,办公电脑屏幕仍显示着下班前的工作记录,桌子上还摆着不少案卷……然而,有“神探”之称的乐清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大队副大队长杨铭安却再也不能回到生前热爱的岗位上。

4月15日,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公安痕迹检验专家杨铭安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离世,年仅51岁。

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去世前24小时,他仍忙于工作

在去世前24小时,杨铭安虽然曾感觉胸闷心悸,但仍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杨铭安在基层刑侦痕迹检验岗位上工作了32年。“由于技术过硬,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必须由他进行现场勘查。”乐清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大队大队长陈德炜说,每三天中有一天,杨铭安就要处理疑难案件。

4月15日这一天,杨铭安的工作安排很多,任务也很重。近期,以他为技术骨干的技术室正进行申请全国一级刑事科学技术室评定,当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办公室忙碌起来。

一直忙到当天下午5时40分许,杨铭安匆匆下班。“平时他都很迟下班,这个时间点下班显得很反常,而且他的脸色十分难看。”一名同事说,杨铭安自称身体不适,要回家休息一下。

当天晚上6时许,当杨铭安的家人发现躺在躺椅上的他情况异常后,随即把他送往医院抢救,但已经无法将他“唤醒”。

32年来一直坚守在刑侦痕迹检验岗位

1981年,杨铭安从温州机械工业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当时的瑞安县钾氮肥厂工作。两年后,被招至当时的乐清县公安局当刑事技术警察。上班第一天,他就到省公安厅接受痕迹检验的培训,一年后结业。

乐清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大队大队长陈德炜说,32年来,杨铭安一直奋战在最苦最累的基层刑侦痕迹检验岗位上,“杨铭安热爱这个岗位,那些年有那么多人才申请调离,而最优秀的他却一直坚守着。”

在刑侦痕迹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最怕的就是碰到高度腐烂的尸体,不仅气味难闻,而且还有毒有害,但检验人员不能戴口罩,要仔细闻尸体的气味,以分析死亡时间或中什么毒,整个过程难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可是,杨铭安却包干了几乎所有的高度腐烂恶臭尸体的检验工作。

“每次一听到杨铭安说‘我来’,我们都十分感动。”同事陈晓说。

他告诉学生: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杨铭安不仅自己技术一流,还带出了多名学生。如今的乐清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大队中,有13人是他的学生。

陈斌就是杨铭安的学生,2003年起跟着他学习。陈斌说:“‘师父’一直提醒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无论什么案子,检验过程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有一年,乐清大荆某地出现一具无名尸体,经过初步调查,一种判断排除他杀嫌疑。陈斌出于谨慎起见,向杨铭安求助。杨铭安带着陈斌等人进一步勘查现场,并指导破案方向。

经过两个星期的调查,杨铭安和陈斌等人在尸体血液中发现一种药物,这种药物能够致人昏迷失忆,失去反抗能力。“这种药物极难发现,如果不是我们坚持,很容易错过这条重要线索。”陈斌说。跟踪了药物来源后,他们发现温州某医院遗失了几片这种药物。继续调查后,他们最终找到了凶手,破获了这起疑难案件。

凭一枚血指纹5年后揪出真凶

2008年,乐清虹桥发生一起三轮车夫被杀案,现场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侦破难度极大。杨铭安的学生施正?当天恰好值班,按照规定应由他去现场勘查。

“我当时刚入职不久,面对重大的刑事案件经验不足,‘师父’主动提出陪我一同去现场。”施正?说,案发现场留下的一个烟盒引起了杨铭安的注意,发现在烟盒上面有一枚淡淡的血指纹。

受当时的硬件条件限制,这枚淡淡的指纹需要通过人工调配化学试剂加以显现。由于指纹非常模糊,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毁掉这唯一的证据,最终杨铭安帮助学生完成了这项关键流程。

嫌疑指纹提取后,在指纹库却没有相吻合的对象,杨铭安并没有就此放弃。施正?说,自那以后,每个月“师父”都会将这枚指纹输入更新后的指纹库进行排查。“电脑比对的结果并不完全精确,而且我们采集的指纹仅仅是一个残缺的痕迹,电脑会给出一大批的疑似指纹。”每一次,杨铭安都只能靠肉眼一一进行人工比对、排除。

2013年,这枚血指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再度进入警方的视野,录入系统后,被杨铭安比对成功。此时,案发时还未成年的凶手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供述,当年他的母亲被一名三轮车夫打了,他随后杀害了素不相识的三轮车夫。他几乎无法相信,多年前的凶案还会被侦破。

为了等到这一刻,杨铭安已经将这项枯燥的工作坚持了5年。乐清市公安局事后决定为他申报三等功,他却出人意料地说,应该多鼓励年轻人,坚持将功劳让给了学生。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