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些,年过半百的朱永宁还用上了新式武器:谷歌历史地图。他调出了张村古桥周围拆迁前后的卫星地图,基本可以判断出老照片中的桥就是现在的古姜村桥。
此外,古姜村桥在地理要素上也完全吻合,桥位于前塘河上,河道东南、西北流向。前塘河,起自宁波江东,止于横溪河头,弃船登陆,可至名刹金峨寺。至今发现老外拍的金峨寺旧影数量颇多,而从宁波至金峨寺,此处为必经之地。
如此,谜团终于揭开。将两张照片摆到一起,望着上面那口孤零零的古桥,不禁让人感慨时光斗转星移。百年过去了,物是人非,而古桥依旧静静地横跨在水面上,静默不语。
古桥前世今生:
它叫姜村桥,也叫张村桥
说起这座古姜村桥,它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张村桥。
张村桥,是座不折不扣的古桥,是宁波为数不多的见于志载的北宋古桥之一。
为什么它会有两个名字?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主任谢国旗说:“原先住在这里的人大都姓姜,叫姜村桥。后来迁入了大批张姓村民,宁波话又‘张、姜’不分,在当时修桥时就命名为‘张村桥’。桥进行重修后,有人提出不应该忘记桥的老名字,于是一桥出现两名,一直沿用至今。”
像这样的双名桥,在宁波有十几座。鄞州区古林镇俞家村也有一座石桥,有“鼎新桥”和“同春桥”两个不同的名字。
这些古桥同桥不同名的原因,主要都是重建所致。老桥因为各种原因被拆了,后人在原来的地方造了新桥。为了记住老桥,同时又由于种种原因需要一个新的桥名,于是就把老的和新的桥名分别刻在两边的桥栏上。
什么是塘河
宁波自古以来就有“三江六塘河、二湖居其中”的说法。其中六塘河分布在甬江东西,东乡三条分别是后塘河、中塘河、前塘河,西乡三条分别是西塘河、中塘河、南塘河。在《鄞县通志》中,表中标东塘河,地图中则注为后塘河。所以前文中朱永宁一开始排除的东塘河其实又名后塘河。
东乡的前塘河起自横溪镇,经太平桥、云龙、三桥,于横石桥与中塘河汇合,再流到宁波的四眼碶,长达19公里。
中塘河起自东钱湖边的莫枝,经沙家店、杨村桥、潘火,于横石桥与前塘河汇合。中塘河比前塘河短了些,只有14公里。
后塘河起自宝幢,经五乡、盛垫,到江东下茅塘,长度可是短得多,只有6.1公里。河道虽短,但上面却有15座桥,就平均数来说,在东乡的塘河中却是第一。
西乡的南塘河起自它山堰,经洞桥、横涨、栎社、石碶,到宁波的共青桥,长24公里。如今宁波著名的南塘老街历史街区背靠的就是这一条南塘河。
中塘河起自横街,经集士港、祝家桥,于望春桥汇合西塘河直通北斗河、南斗河。
西塘河经望春往西,经过高桥、鳖山庵到山下庄。钱江晚报 记者 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