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长三角新闻
“好家风”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网络访谈举行
稿源: 浙江文明网  | 2015-06-02 14:57:38

浙江文明网6月1日讯(记者 吕若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许多父母都在为孩子们庆祝节日,家庭教育又一次聚焦在人们的视线中。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家长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如何培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今天下午,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网信办邀请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赵志毅,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名誉校长黄黎明两位嘉宾,就“如何建设好家风?如何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等问题进行交流,回答了许多父母关心的家庭教育问题。

赵志毅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好的家教,应该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某种意义上,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家庭教育中理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很多父母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给孩子讲述了很多道理,孩子却偏偏听不进去?赵志毅认为,这与父母的“定位”有着很大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又不仅仅是老师。

不同于学校教师,父母是在孩子出生起就陪伴在左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记录在眼睛里。“家长自己要有教养,要明白自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简单来说,在要求孩子前,要先对自己严格要求,然后通过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可以尝试愉快地分享:父母如果喜欢读书、喜欢听音乐,可以与孩子在一块儿,一起阅读、一起欣赏,潜移默化地给孩子起标杆作用,这是最好的家教。这种家教没有硬性的指标,比背多少诗、学会加减法都有用。

在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问题上,黄黎明认为,孩子的培养要看孩子的兴趣爱好。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特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看孩子的认识,特别是自己孩子的爱好,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家长要用童心看事情,用孩子的眼光看事情。

黄黎明指出,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有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应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当下,大多数新家长都是独生子女,四位老人抢着带一个孩子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如何化解隔代教育产生的冲突,黄黎明强调,养育孩子的主体是父母,父母要做好协调工作,统一全家人对孩子教育的认识。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不要制约孩子,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好的传统,比如孝敬,要传承、发扬,不适合时代的一些内容,也要及时扬弃。

此次家教、家风网络访谈是省文明办、省网信办主办的“好家风”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主办方还将征集家教100招、家训家风100例、勤俭节约100招、最感人家庭故事100例,开展“拍拍我的家”网络摄影大赛等活动,倡导优良家风,激发每个家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相关链接:

家教、家风网络访谈

好家风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