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对江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新任务,其中一条就是“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江苏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提供了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文化惠民,从全覆盖走向标准化、法制化
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普惠性,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名列全国前茅;全省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已达1400平方米;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位居全国第一……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江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法制化。
张家港的“网格化”“总分馆制”是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一个典型范本。该市首创“网格化”服务模式,将所有村和社区划分为100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文化员,用基层业余文化队伍带动网格内的文化活动。去年推出的文化馆总分馆制,形成三级节点、一体运行,公共文化共建共享,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均等的文化活动、公益培训、艺术鉴赏等服务。
如何在法律层面进一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去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这是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全民阅读地方性法规,在制定“书香江苏”建设指标体系的同时,更将每年4月23日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促进全民阅读”还引用国际通行做法“总分馆制”,市民借书后可在任何一个点还书,大大方便了公众阅读。
制度创新,要有法律保证,还要有具体实践。2014年,南京图书馆成为文化部确立的10个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尝试理事会监事会管理模式,两会成员除来自南图外,还包括来自省人大、省政府的代表,以及企业家、学者、作家、律师和新闻记者等,形成了理事会决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党委会保障“四位一体”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我省对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积极探索。
无锡新区图书馆则通过向社会发包,为图书馆找“专业管家”,改变了过去完全由政府直接兴办公共图书馆的做法。社会化运营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减少1/3,运营成本比同类图书馆减少2/3,却实现了全年无休,探索出了一条“只养事,不养人”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2013年,刚运行两年的新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精品生产,价值引领催生“江苏现象”
毕飞宇长篇小说《推拿》为我省捧得首个“茅盾文学奖”,顾芗凭借一部真情动人的《顾家姆妈》摘下我省首个“梅花大奖”,歌剧《运之河》在第二届歌剧节上连夺七项大奖,话剧《枫树林》捧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上摘金夺银,电视剧《于无声处》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成为热门话题……一度面临“有高原、无高峰”困扰的江苏文化,这两年精品生产集群发力,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大批现实主义题材佳作,在触摸大地中聚焦伟大时代,观照火热现实。江苏文坛,始终站在时代变革的最前沿,书写当代中国复杂而多彩的现实,挖掘当代人的精神世界。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苏童、鲁敏分别以短篇小说《茨菰》、《伴宴》喜获大奖。《伴宴》思考在泛娱乐消费模式下传统艺术的生存困境,《茨菰》尽管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故事,却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直面社会与人生的悲剧。对于文学创作,两人观点一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作家要走出书斋面向社会,向生活学习,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在自己的笔端书写和记录时代的进步。”
江苏的舞台艺术,同样在与时代接轨中有了新突破。第二届江苏艺术展演月自开幕以来,扬剧、锡剧、淮剧等一批地方戏粉墨登场,聚焦当下,针砭现实,以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引发焦点讨论。由省淮剧团打造的大型现代淮剧《小镇》,直面今天道德危机的严酷现实,让人们思考在今天这个泛物质主义时代,怎样维护以道德和信仰为重心的精神世界。省淮剧团团长、《小镇》主演陈明矿对记者说,“只有与时代同步,以现实主义精神表现现实生活,传统戏曲才能焕发新生。”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当下的文化创造力,是我省文艺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歌剧《运之河》,以大运河的开掘、通航和隋唐朝代更迭为主题,客观还原了隋炀帝的历史功过。整部剧在展现运河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同时,留下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镜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原创音乐剧《锦绣过云楼》,则聚焦2.16亿元过云楼藏书回归江苏这一文化事件,用音乐剧的时尚手法演绎过云楼的百年风雨,剧中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有文人风骨的坚韧气节。
政策引导,为更多文艺精品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去年12月3日,省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实施百名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首批引进17名舞台表演、编导和营销策划人才,给予引进单位每人100万元资助,并为引进人才举办专题展览、专场演出、作品研讨会等。为鼓励精品创作,我省近年还相继出台了繁荣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等相关政策,从剧本生产、人才培养、精品创作、惠民巡演等多方面对繁荣全省舞台艺术提出了具体的扶持举措,包括组建江苏剧本中心,试行重点作品项目制、招标制,在全省范围组织“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惠民巡演”活动等。
产业升级,为转型发展打造绿色引擎
今年4月28日,江苏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鸣锣上市,短短一个多月,股价从6.56元一度飙升至70多元。继凤凰置业、凤凰传媒之后,我省国有文化传媒股在A股市场又添生力军。此外,龙虎网、镇江文广农贷在新三板挂牌,幸福蓝海、江苏可一、慈文传媒的上市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等待审批,一支资本市场上的文化苏军已初见雏形。
据统计,去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达到5%,初具支柱产业雏形。文化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2014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显示,我省综合指数已由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创新引领、科技支撑,为文化产业爆发式增长注入不竭动力。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以科技拍摄、后期制作为核心,从一家钢铁厂旧址蝶变为国内一流的电影工业科技基地。总经理施娟如数家珍:“这里聚集了美国倍飞视、英国E3D等世界著名的影视业后期加工企业,运营不到两年,已完成200余部影视剧制作,包括《变形金刚4》《忍者神龟》《美国队长2》等好莱坞大片,今年1—4月完成利税5200万,明年的目标是40亿的销售总额。”
今年,我省出台了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水平的《行动计划》,提出以创新、跨界、融合思维谋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资本市场、科技创新、文化消费的深度融合,作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将超过25%。
江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由政府打造的“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的平台。去年,省委宣传部等8部门联合主办的这次大赛,面向两岸四地征集优秀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大赛自去年5月开赛至10月收官,吸引了100多万关注者,评出“紫金奖”获奖作品165件,一批创意成果进入转化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杠杆使我省文化产业出现倍增效应。由省委、省政府组建的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在全国首创股权加债权模式,排名在全国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投资效益22.9亿元;刚刚成立的江苏文投集团,即将成为完善江苏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一个重要平台;南京文交所目前日均交易量在10亿元左右,在全国文交所排名第一;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截至去年底,共向文化银行和文化小贷公司推送企业融资需要465批次,发放贷款14.89亿,其中小微文化企业占比70%。一系列试验和探索,被称作文化金融的“南京模式”。
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我省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走上国际舞台。去年7月,凤凰传媒集团以8500万美元并购美国PIL出版公司,实现了中国出版业迄今以来最大的一次跨国并购;省广电总台在美、英两国设立节目研发基地,《非诚勿扰》成为中国首个模式和内容输出的节目;《绣娘》《猴·西游记》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走出国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