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凌晨2点多,突然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说,海曙欧尚超市附近的小区有人杀人了。
对于这样的重大警情,巡逻组必然接到指令。不到一分钟,张世峰他们就赶到现场,场面的确比较血腥。屋子里有一对男女,女的拿着菜刀,男子捂着胳膊。等他仔细一问,并不是杀人,而是夫妻俩吵架,妻子一怒之下拿刀划伤了丈夫的左手臂。丈夫报警大喊杀人。
相比张世峰他们遇到的有惊无险的警情,天一广场执勤的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三大队的黄福勤他们,遇到的却是又惊又险的警情。
去年7月的一天,他们接到指令,天一广场一个70多岁的老头在挥舞菜刀,此人可能有精神疾病。
黄福勤说,一听这话,大家都紧张起来,天一广场人流密集,出现个挥刀人,稍有不慎,结果无法想象。
容不得多思考,队员们拿着装备,一口气冲了过去。
“我们赶到时,好在没有伤人,一看这样,我们赶紧将老头隔离,疏散周围围观路人……”
在确保不会伤及无辜时,队员们摆出掎角之势,使用盾牌和钢叉,将挥刀人牢牢控制住,短短几分钟,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现场
一夜接了四个警,三个是无效警
可每个都会全力处置
如今张世峰的巡逻点已经换到汽车南站,通常是步巡和车巡结合。
每步巡30分钟,可以休息15分钟。只是身上背着15公斤的装备,站久了,腰椎还是会难受。即便是车巡,在车上坐的时间久了,也很不舒服。
对于天一广场巡逻的黄福勤他们来说,除了常见的车巡和步巡,还会进行守望。在外人看来,就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差不多5-10分钟。守望地点都是有选择的,一般像上下学时的学校门口以及上下班时的银行。
对他们而言,和以前相比,因为24小时都要巡逻,工作量增加不少。
虽然经历了一些小事,可一年下来,还算是挺太平的。可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很多时候,报警人会夸大警情。
“就拿我来说吧,一晚上接了4个警,其中有3个是无效警。”
黄福勤说,他们的“有效警”,跟老百姓的理解有点不一样。因为是武装机动巡逻,主要承担的是处置像持械、打架斗殴等恶性、群体事件。
很多人在报警时习惯性地夸大警情,明明只是纠纷,说成“打群架”。等他们穿上防弹背心,带上盾牌等装备赶到,才发现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可作为警察,既然赶到了你又不能不处理。
“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在处理无效报警的时候,正好遇上有效警情怎么办。指挥中心只能从别的辖区调配警力过来,处置时间会被拖长。”钱江晚报 通讯员 钟陶行 黄福勤 叶剑锋 记者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