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秦军 李月红 通讯员 程振伟)当下,从浙北平原到瓯越之滨,从舟山群岛到浙西山区,浙江大地正活力迸发。这其中,一个教育现象不断引起全国关注——浙江职业教育创新办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功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为新常态下的“浙江制造”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2014年,浙江高职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居全国第一,毕业生起薪水平居全国第三;连续多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十年磨一剑。浙江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心血。
近5年来,浙江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达877亿元,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0年来,全省职业院校共培养各类技术人才297万人,占全省技术技能人才总数的35%,较好缓解了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渴求;10年来,全省中职学校与近万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达12013家。
一大批政府主导、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学校,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
推动“浙江制造”转型升级,优先发展职业教育
打开群星璀璨的浙江经济发展版图,制造业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星”——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由制造业贡献。
然而,与全国各地一样,浙江不少地方的制造业面临着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偏大等窘境。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进行。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
精密制造必须要有一流的一线技术工人和技师。在推动“浙江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敏锐地看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006年,我省首次召开职业教育大会,出台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同时启动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
如星火燎原之势,职业教育在全省加快发展步伐:宁波制定颁布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从地方立法层面推进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嘉兴多部门联合出台了职业教育集团化政策,设立2000多万元校企合作专项经费,有效调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2010年,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和总体部署,同时启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
2014年,我省召开全省高教工作会议,对包括高职在内的高等教育进行全面部署。
统计显示,从2007年起,省及地方财政相继安排91亿元用于中职学生资助,资助人数超过440万人次;近5年来,全省高职教育各类办学经费达375.33亿元,总投入、生均投入增幅分别达37%、45%。
充裕的经费和良好的政策大大改善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业建设、仪器设备、生活设施等办学条件。
2014年,全省50所高职院校校均固定资产达4亿元,校均占地622亩,校均实训基地4.4万平方米,校均教学科研设备价值达7700万元。在获得省里专项资金支持后,许多高职院校甚至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浙江职业教育多项指标稳步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现代职教体系,给孩子更多选择权
在世界制造业史上,“德国制造”就像一个百年童话。二战后,德国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职业教育被称为“秘密武器”。
目前,德国共有各种职业学校9000多所,除了30%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
就是这样一个职业教育大国,其专家在看到浙江职业教育的发展后,也不禁为之一振。
5年前,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负责人来到了长兴县。作为与中国合作职教项目最多的基金会,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决定是否为这个制造大省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扶持。但是,一番考察下来,该负责人的头摇得像拨浪鼓:“NO!NO!NO!”
“为什么?”
“双元制、工学交替、师徒结合,这些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你们都已学会了。”该负责人道出理由。
好一个“令人失望又高兴”的理由!
长兴县的职业教育发展,源于我省10年来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改革。
解密德式职业教育体系,也就是给职校生更多学习选择权,给老师更多课程开发权,给学校更多课程设置权。
早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形成了“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的“理实一体”课堂教学理念,改变了原来以学科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式。
2014年,新一轮教学改革在职业学校铺开。部分学校试点“现代学徒制”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新型技能人才。首批35所中职学校被确定进行课改。一学期下来,有92.24%的学生喜欢可以选课、选专业、选就业或升学的“选择性课改”。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减少与本科院校雷同的课程,突出特色化教育;为中职生开通到高职院校的“人才通道”;在全国率先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连接起来,进行四年制“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建成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机制。
一手抓教改,一手抓师资。从2011年起,我省建立了全省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用于师资培训,各地配套培训经费超过1亿元。2013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高职院校“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此同时,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一项项制度创新、一项项教学改革,让学生拥有了更宽广的舞台,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2013年,我省开展创业创新教学试点的中职学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24项;2014年,高职院校获得技术发明专利1526项。
借助于技术研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星罗棋布的浙江职教学校地图上,你可以很轻易地发现许多地理空间上的关联:
在有着“纺织之乡”称号的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开设有电脑绣花制版、织物分析等课程;
在国家非遗传承技艺“青田石雕”的故乡,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出技艺、造型、泥稿等多项与石雕相关的课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亲授带徒;
在“五金之乡”永康,该市职业技术学校重点加强五金机电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校内建起钳工车间、车工车间、数控实训车间、数控生产车间、装配车间等24个种类的47个实验实训场所;
宁海是全国模具之乡。宁海职教中心实施“仿真”教育,学以致用、零距离创业。与全国最大的电子雕刻企业北京精雕公司合作,联手建立标准化的仿真数控实验室,学生以“准工人”身份接受培训,重在解决机械操作中的各种难题;一个58名学生的职高班,走出了34名自主创业的小老板;
……
借助于技术研发,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始终是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主题。
社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办学围着市场转,教学围着技能转。
10年来,浙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专业建设为牛鼻子,把专业设置与学校布局调整作为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经过不断调整,全省中职学校从2004年的602所减少到2014年的375所。文秘、金融等市场需求饱和的专业被压缩,数控机床、模具制造、动漫设计等社会急需的专业大大增加,较好地避免了专业重复设置和无序竞争。
以服务地方块状经济为导向的发展,使得浙江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越来越鲜明。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不断延伸。
“十一五”至今,我省中职学校已与近万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也达12013家,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联盟)的职业教育产学研联合体达50多个。
一大批国家级示范学校相继涌现。“进口畅、出口旺、技能强、用得上”成了职业院校的真实写照。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成立了皇冠学院、众泰汽车学院、高新IT学院、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学院等校企利益共同体,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让他们一出校门就能成为准员工。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海、慈溪、鄞州、江北、海曙等县(市、区)开展紧密合作。2013年,该院投入1亿多元,宁海县政府投入5000万元,共同成立了徐霞客旅游学院和宁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将合作领域从制造业拓展到了服务业,实现了校地紧密对接。
杭州技师学院在老牌的维修专业基础上,开始开设游艇、航空维修等面向未来的新专业。
2014年,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全国独有的“校企共同体”模式,这里八个岗位争抢一个毕业生,学生充分就业更要“体面就业”。
而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共毕业2662名学生,初次就业率达100%,机电专业共毕业171人,提供的就业岗位近2000个。
在长兴,外资企业前来洽谈投资项目时,甚至将当地有无职业学校作为投资的条件之一。
加速迈向现代化的浙江职业教育,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还实现了社会、企业、学校、师生的多赢,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