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莲花”、“灿鸿”、“浪卡”三大台风,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空移动。而最早诞生、能量最大、生命历程也最为曲折的“灿鸿”,正快速、正面地向浙江袭来。
气象专家说,“灿鸿”与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极为相似,堪称翻版。更为严峻的是,梅雨汛期尚未结束,浙江各地已经土饱水满。
7月8日上午,省委召开防汛防台研判分析会。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要按照“不死人、少伤人”的要求,严阵以待,未雨绸缪,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
面对直扑而来的“灿鸿”,一场人与时间的赛跑早已拉开序幕。渔船靠港,群众转移,游客撤离……全省各地,一场防御超强台风“灿鸿”的大转移,吹响了嘹亮的集结号。
“就算艳阳天,该撤也得撤出来”
“现在风平浪静,有必要转移吗?”
“必须转移,台风无常,只有转移,才能确保安全!”
7月9日14时,玉环县坎门渔港,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坚努力说服船老大王汉喜及时转移船只。坎门渔港的防波堤还没完全修好,渔船在这里停泊,难以抵御来势汹汹的“灿鸿”。
可是,这时的玉环,不仅没有下雨,反而透出蓝天白云,一幅宁静的景象。王坚知道,防台避险,天越是蓝,劝离工作越是难做。尽管这样,也不能有丝毫松懈。
坎门拥有渔船312艘,占到玉环全县的60%以上。每次台风来袭前,渔民和渔船的安全,都是街道最关注的问题。尽管要求渔船转移的通知早已发出,可王坚和其他街道干部在巡查时发现,仍有62艘渔船按习惯停靠在坎门渔港避险。
“快走,我们去挨家挨户通知,必须让大家转移!”王坚带着同事,立即出发,挨个走访各渔业企业和经济合作社,要求他们将渔船赶紧停靠到附近的大麦屿、西门岛等较安全的渔港。
走访几家渔业公司和合作社后,王坚还是不放心,又带着大家来到坎门渔港。时间已接近下午3时,偌大的渔港变得十分空旷。“走,赶紧把剩下的几家合作社跑完,务必要让这些渔船全部撤出坎门渔港。”他们又出发了。
苍南,台风最常光顾的登陆点之一。7月9日中午,记者来到苍南东部沿海的龙港镇舥艚社区,只见港滨路上的舥艚渔船码头内,密密麻麻停满了回港避风的渔船。据当地渔民介绍,舥艚共有渔船500多艘,目前都已回到码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47岁的船老大林贤铛,在海上接到台风预警信号后,果断返程,于8日下午回到码头。“7月1日出的海,如果没有台风,一般要待上个把月。中途回港,虽然损失很大,但平安最重要。”林贤铛说,等台风过去,他们就会重新起航。
在奉化,出海船只正不断驶入避风港。9日16时,当地传来消息,所有出海船只,全部回港避风,共111艘,共转移各类人员338人,其中海塘外转移人数67人,船只回港人数189人。
“危旧房群众转移,一个都不能少”
上簟村,位于遂昌三仁畲族乡的山区,全村共有47户167人,有15户房屋破损严重,其中4户是重点安置对象,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的地区。受前期降雨影响,村民吴发南和其他几户村民的房屋,已经发生过塌方。
接到防台警报后,该乡及时出台预案,组织乡镇干部和村党员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地质灾害点房屋的具体情况。此外,乡里还绘制房屋灾害地图,以定人、定点、定时的方式,确保地质灾害点等危险区域群众的安全。
“台风还没来,乡干部就帮我把东西搬到村级避灾安置点,还给我送来了粮食。”9日上午11时,村民吴发南已被安置到避灾点。他一边收拾衣物,一边告诉记者:“我家有结对的乡干部,每到台风季,都会及时通知我转移。”
天色暗沉,狂风吹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也吹得人心里发慌。位于乐清湾中部的玉环县海山乡本岛,原本是个静谧的世外桃源,此刻却变得不再宁静。按惯例,这两天,所有乡干部都留在岛上抗台,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撤离危房住户。
“海山乡,留守的都是老人,很多老房年久失修,每次台风要来,我们都及时转移群众。”海山乡党委书记陈君钦说,9日一早,乡干部就分组行动,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危房户撤离,到下午4时,危房住户基本撤离完成。
可是,几乎每次撤离,都不会那么顺遂。下午4时30分,乡干部互相通完电话,得知虹田村一位九旬老人丘夏香,始终不肯搬离。老人和7岁的重孙女瑶瑶相依为命,住的是两层的木头房。阿婆的结亲联系人、虹田村村支书胡道贵,已进门劝说半天。
“谢谢你们,但这个家我已经住惯了,真的不想搬。我一辈子见过大大小小的台风很多,不会有事的,你们放心吧。”丘奶奶说道。胡道贵急了,继续劝说:“这次‘灿鸿’的风力很大,如果还住在这,实在太危险了……如果你觉得避灾中心远,就住到我家里去,好不好?”
直到晚上6时30分,阿婆看着天色越来越暗,风越吹越大,再看看年少的重孙女,终于点头同意。乡干部立刻打包行李,没10分钟就把丘奶奶和小瑶瑶送到胡道贵的家里。“台风前转移,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我们的责任。”陈君钦说。
在宁海县越溪乡,一个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避灾点——群英塘救灾安置中心,9日下午正式启用。
救生衣、矿泉水、手电筒等物资,整齐地码放在应急中心办公室的橱柜里,新添的400只与原先常备的500个防汛麻袋,差不多叠满了一整面墙。第一批转移的20多户养殖户,则已各自在阅览室看书、茶室品茶或收看喜爱的电视剧了。
“这个养殖基地有1万亩,濒白峤港,临三门湾,每年是台风的重灾区,基地的340多户养殖户都来自四面八方,每到台风季节,这个点就成为养殖户们就近转移的主要安置点。”分管三防的越溪乡政府副乡长杨尊山介绍。
人民安危高于天。与时间赛跑,抢在台风来临前,最大限度地转移危房群众,才可能把台风带给群众的伤害降到最低。庆幸的,是始终有个声音,根植在我们心间:危旧房群众转移,一个都不能少。
“面对‘灿鸿’,我们需要智慧和毅力”
当前,“莲花”已登陆广东,“浪卡”中途北上吹向日本,而强度强、云系范围大、水汽足的第9号台风“灿鸿”,已演变成超强台风,正面袭击浙江。这是一场人与台风的较量,需要我们用智慧、用真心、用细心、用毅力去对抗。
一张“避险图”,折射防台的智慧。
7月9日上午,龙泉市道太乡驻村干部丁记和副乡长周展等人,早早来到下乾村。他们手里拿着一张防灾避险图,逐一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进行排查,并安排相关人员转移。
龙泉,典型的山乡,偏远山区的群众,最担心的,就是台风雨季,山体突然滑坡或老房坍塌。针对这个情况,该县相关部门编制了这张防灾避险图:哪里是易受灾点,哪里有危旧房,哪里可避险安置,全图一目了然。按图索骥,就能及时转移群众。
如下乾村,距龙泉城区60余公里,全村目前常住人口约60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吴世槐与徐松芝,是村里的一对独居老人。他家房子的后山,就是地质灾害点,极易发生山体滑坡。上周末大雨,两老就被及时转移到村委会。这次,再三劝说下,两老终于同意再次转移到避灾中心。
一张“帮扶图”,尽显防台的真心。
“这几天一直都在村里,随时关注汛情,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汛情及时上报。”7月9日早上,云和县元和街道李山前村驻村干部叶佳卉,就忙着帮助受灾群众绘制“帮扶图”。
连日的降雨使防汛形势愈加严峻,元和街道干部蹲点各村开展防汛排险工作,同时根据驻村掌握的情况,实时更新“帮扶图”,并在街道的微信群里共享。相关干部则根据最新情况,领任务为群众定制帮扶办法。
今年70岁的靛青山村的杨根发,在街道干部的帮助下转移到亲戚家,村干部还为他送来一些生活日用品。杨根发说:“我住的是危旧房,干部冒雨帮我转移到亲戚家,不然一个人住在危旧房里,心都是悬着的。”
原来,杨根发是“帮扶图”里,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驻村干部叶盛,有次在走访时发现,杨根发家不仅是典型的危旧房,房屋周边也布着地质灾害点。于是拍下图片,通过手机微信,把他的信息传到了“帮扶图”。
一次次逡巡,透出防台的细心。
随着台风的日益逼近,浙江沿海地区的风力逐渐加大。9日上午,记者在朱家尖南沙景区看到,门前贴着一张大大的告示,上书:因海上风浪大,今天停止水上游乐项目。
防台大转移,不会落下外地游客。“基湖沙滩已经关闭,请游客尽快撤离。”9日早上,嵊泗县的基湖沙滩景区,拉响台风警报。与此同时,基湖村里,村支书姜军岳在挨家挨户检查游客撤离情况。“村里有170个家庭宾馆,每家每户入住游客的情况一定要掌握,一个都不能少。”
随着台风“灿鸿”逼近,基湖村外的海浪渐大。“我不要走,想看看台风天是什么样。”在巡查过程中,一名来自上海的游客留在宾馆不肯离开。“今天要赶紧走,台风来了,风大浪高,很危险的。如果你们买船票有困难,阿拉镇上会安排游客优先购票的。”经过姜军岳反复劝说,这名游客终于收拾行装离去。
除了组织游客撤离,姜军岳还要一遍遍清查海岸景点、农田、水渠情况,“今天我要值班,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在嵊泗的码头上,不少游客正在排队候船,有序撤离。据悉,从昨天至今天发稿前,两天时间内,嵊泗疏散的游客约5600人次。
长达两天的苦劝,更考验防台的毅力。
“终于上岸,这下我们就放心了。”7月9日下午,在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苦口婆心劝说两天后,瑞安市陶山镇碧山社区桐利村桐田沙小岛上的11名养殖人员终于同意撤岛上岸,其中5人15时先行撤离,养殖场老板和另外5位工人在做完最后防台工作后,将于10日凌晨撤离。
考虑到人数并不太多,村委会主任王道虎将他们都安置在自己家里,让撤离人员在台风期间住得舒心。王道虎说,他近日会在瑞安市区居住,家中三层楼房地方够大,两天前,他一家人就给家里准备好饮用水、洗漱用品、床铺衣物,“他们可以看看电视,吹吹空调”。
“无论台风如何袭来,我们都要做充分准备。”王道虎说,面对可能与“桑美”相比的“灿鸿”,我们更加需要智慧和毅力。
(本报综合各地7月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