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浙江日报】余姚陆埠:当年“孤岛”今安然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5-07-13 13:15:08

防台准备更充分排涝工程起作用 陆埠当年“孤岛”今安然

受灾最严重的应家闸自然村,村民趟水进出。梁国瑞摄

编者按:强台风“灿鸿”刚刚过境。面对疾风骤雨,加固的堤坝、加粗的管道、赶工的设施,措不及防迎来一次大考验;面对河道漫水,疏浚工程是否奏效,巡防措施是否到位,“五水共治”有没有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台风登陆后,记者来到曾经饱尝水患之困的余姚陆埠、安吉梅溪等地,惊喜发现,因为两年来坚持不懈的“五水共治”工作,各地防洪抗灾的能力增强了,受灾情况相比以往明显得到缓解。

大考当前,“五水共治”初显成效。我们期待,浙江大地将持续唱响人与自然和谐之歌。

浙江在线07月13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梁国瑞)在2013年的“菲特”台风中,余姚市陆埠镇全镇被淹,几成“孤岛”。近两年过去,这个曾经的重灾区在“灿鸿”台风中,是否安然度过?12日上午,浙江日报记者直奔余姚陆埠。

“陆埠经受住了考验,受灾并不严重。”在镇政府门口遇到副镇长袁树连时,他刚从外面巡查回来,一脸轻松。此次台风中,陆埠降雨量达310毫米,“加上梅汛期刚过,山体、水库都已饱和,防台压力其实很大。”

截至今天中午,陆埠共有1万多亩农田过水,房屋倒塌30间,道路塌方4处,“昨晚8时积水最严重,但到今天,除应家闸自然村外,其他几个村庄的积水基本都已退去。”袁树连说。

吃过午饭,记者跟着镇干部再次巡查。镇区范围内,街道路面已经干透,恢复了台风之前的秩序。转入农村,河塘水位仍然较高,但大多数农田已经露出成片绿色。

积水最严重的是江南村应家闸自然村,百余米长的进村道路,已经完全被水淹没,水深及膝,不时有村民趟水进出。56岁的村民李金英正准备到母亲家探望,她告诉记者,尽管村庄道路全被水淹,但村民家里都没进水,“跟前年那次完全没法比。”镇干部告诉记者,“菲特”过后,陆埠痛定思痛,投入巨资整治了大量水利设施。这些设施,在此次台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年,袁马大溪、黄土岭大溪等8条山区主要溪流都被洪水冲毁。我们投入4500万元进行重修、整治,今年没有任何大的损失。”袁树连说,镇里新建的3座新型泵站今年也已投入使用,其余16座旧泵站也都进行了维修保养,“以前,内河水位低于姚江水位时,泵站不但不能排水,还会进水。现在,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出现。”

陆埠地势低,防台时最担心的是水库超量下泄以及姚江倒灌。去年底,陆埠境内15公里姚江堤坝加固加高工程已经完成,堤坝从不到5米,加高到了5.5米。有了全镇被淹的沉痛经历,陆埠应对台风的经验显然更加丰富。从7月7日下午起,陆埠水库就开始预泄,“总共预泄750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40%。”袁树连说,尽管雨量过大,水库还是因水位超汛限而溢洪,“但时间足足推迟了一天。”

此次,陆埠的企业和群众,防台准备也更加充分。下午2时许,余姚市爱优特电机有限公司门口,工作人员瞿波正和工友们一起回收沙袋。“这里地势比较低,‘菲特’那次厂区进水,淹到了胸口,损失惨重。”瞿波说,受灾之后,公司立马筑起了两道“防护墙”。记者看到,厂区门口砌了一条30多厘米高的挡水坡;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地上嵌入一道铁制凹槽,并排插上几厘米厚、一米多高的塑料板。

“这次,我们在台风登陆前一周就准备了200多个沙袋,叠在挡水坡上,高度有半米左右。”瞿波说,好在此次陆埠并没有被淹,这两道防线也没有发挥作用。

在陆埠集镇上开电器店的沈宏伟,台风前几天,把店里所有电器都搬到了楼上,他还事先准备了90个沙袋,将家门口围得严严实实,“上次淹怕了,这次就算用不到,也要准备充分。”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