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长三角新闻
创新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纪实:民有所盼 我有所应
稿源: 浙江日报  | 2015-07-27 12:23:02

本报记者 阮蓓茜

夏日的浙江农村,碧水盈盈,绿草青青,村庄屋舍错落有致,乡路弯弯干净整洁。

6月初,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在浙江举行,9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组走进浙江农村。一路走,一路看,令考察组惊叹不已的,不仅是浙江农民人均近两万元的年收入、富饶秀美的村庄,更是那扑面而来的干群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勃勃生机。

浙江的秘诀何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浙江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谆谆嘱托,勇于改革,锐意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基层实际、具有浙江特色的群众工作新路子,将党的声音和政府的管理服务延伸至社会最末梢,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一种模式在突破——

勤政为民的生动实践

基层稳,则天下安。

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的成果最早收获,社会管理的难题也最先遇到。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人员流动加剧,干群关系紧张,原有的基层管理体系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时有发生。

“当时,百姓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不清楚该由谁来负责,找谁解决,在这个管理服务的空白地带上,很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基层社会矛盾和冲突,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省委党校教授吴锦良说。

民富之时,如何实现民安?在这转型期的社会环境中,基石的稳扎稳砌,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迫切。

百姓的需求,是推动执政方式转变的巨大力量。一个打破传统的基层管理服务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完善。

走进上虞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办事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挂在墙上的这些条款和承诺十分醒目,低低的办事柜台,没有玻璃隔离。“过去办个事,到这儿批,去那儿审,现在好了,可以一门子受理,一条龙办好,既省心又节约开支。”办事的群众,带着期盼而来,满意而归。

1999年的初秋,上虞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家规范意义上的行政服务中心,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审批、审核、办证、办照等事项,改为“进一家门办成,盖一个章办好,收规定费办完,按承诺日办结”。

两年后,玉环的乡镇、村干部率先开始代为百姓跑腿办事。当地一些村庄远离城区,村民到县城办事,路上至少要两三个小时,十分不便。一项名叫“全程办事代理”的制度,应运而生。玉环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有关部门纷纷在显要位置设置受理室,各村设立全程为民办事代理点,群众不必再找相关科室和经办人,只需提出办事申请,受理室便在承诺办理期限内办结事项。

这些新生事物,无疑是一次次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也引起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于2002年10月到浙江工作后的短短几个月里,就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足迹遍及全省11个市、30个县,而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始终是他关注的重点。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在温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调研时,习近平还嘱咐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这里既是办事的窗口,也是基层和群众看我们党和政府形象的一个窗口。希望你们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效能意识,创新审批方式,做到真诚服务,高效便民,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

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和要求,10多年来,我省以便民服务中心和全程代办制为雏形,积极摸索、完善,在全国率先形成覆盖全省城乡、触及每家每户的便民公共服务大网,使社会管理服务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201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服务体系,2012年又继续延伸服务至农村,形成了以省级办事大厅为龙头、设区市和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延伸,覆盖城乡、层级清晰、功能互补、上下联动的五级便民服务体系。

今天,无论你位于热闹的城区,还是偏远的山村,无论你是本地人还是新居民,都能感受到便民服务中心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全省3万多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敞开服务的大门,9万余名代办员奔走在为民办事的路上。

安吉县山川乡马家弄村农民徐旭元告诉我们这样一种变化:过去干部不在村里上班,老百姓想办事找不到人,加上分部门、分条线的分散办公,也不知道找谁,为办一个证要跑三四趟。现在有了便民服务中心,只跑一个中心就能办成,随时能找到干部解决问题,老百姓很欢迎这样的举措。

把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加强政务公开和服务的重要平台,省纪委还会同省民政厅等9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工作推进情况月报制度和工作联系点制度,强化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督促指导。

“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省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要让村民通过便民服务中心‘这根针’,就能找到上面的‘千条线’。”

一种格局在形成——

与时俱进的服务创新

过去的计划经济年代,政府一只宏观调控的大手可覆盖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解决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问题,干部与百姓间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政府不能再靠一纸命令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党员干部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应当如何体现?一直是历届省委、省政府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指出,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只有被群众理解、为群众接受,才能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我们的方针再正确,如果不被群众理解,也难以贯彻施行。如果群众不听,你就先跟着群众走,群众跳火坑,你也跟着跳下去。群众觉悟了,从火坑里爬出来,最终还是要跟你走。群众跳,你不跳,干群关系就疏远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

为此,习近平提议并主持制定了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政策文件。如今,浙江每年年初的省两会都提出本年度十个方面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年底把办理情况向社会公示。

浙江已坚持10多年的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工作制度,也是习近平在2003年亲自率先倡导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习近平说,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使群众带着问题而来,怀着满意而归,真正把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敢为人先的浙江精神,也充分体现在为民服务的丰富实践中。从坐等百姓上门服务的便民服务大厅,到主动上门个性化服务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生活在浙江的人们,可以处处见证社会管理的探索与创新,深刻感受省委、省政府为提升百姓幸福感所作的不懈努力。

看,从“管字当头”到“服务为先”,为民服务的理念全面升华。

在舟山,偏远小岛上的老人急需一个托老所,通过网格服务组的努力,很快有了着落。舟山首创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使一个个网格组成一张覆盖全省城乡、伸向每家每户的“大网”,所有居民“定位”在单元网格中,每个网格配备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团队里有乡镇干部、社工、民警、教师、医生……让全省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

看,从城乡鸿沟到人人共享,兼容并包的精神充分体现。

对于来自湖南的周家岩来说,平湖这块土地已成为他真正的“家”:拥有《专业人员居住证》,享受着和本地人一样的权利,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免收借读费;夫妻俩在工厂上班,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浙江打破户籍藩篱的种种举措,让每一位异乡打工者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尊重。

看,从人性化服务到个性化服务,现代信息的手段不断应用。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是医疗保健、家电维修、政策咨询还是心理疏导……在杭州市拱墅区,你可以登录“网淘”志愿服务平台,按需选择志愿服务,点击鼠标预订,坐等党员服务上门。这种类似淘宝网络购物的模式,被灵活应用到党员志愿服务工作中,群众可以得到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在浙江这片充满创造力的神奇土地上,各级党组织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多少“草根”探索转化为省委决策部署,多少基层实践成为全国首创。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样的告诫时刻萦绕在浙江决策者的耳畔。浙江各级党组织在省委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民心。

一种理念在秉承——

以心交心的鱼水深情

安居乐业。简单的4个字,却涵盖着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朴实追求: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一处温暖的栖息之所,一片祥和的生活氛围,一份称心的谋生职业。

回应百姓期盼,提高民生福祉,一直是我省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心头牢记的责任。

烈日当头,桐乡市高桥镇落晚村的稻田旁,省委书记夏宝龙头戴草帽,走上田塍,蹲下身子,向正在除草的徐永春等农户细细询问:“你们今年的收入怎样?”“干旱天对增收带来多大影响?”……当得知这位不速之客是省委书记时,徐永春一脸惊讶:“看到你就觉得面熟,但因为没看到许多人陪同,就不敢认了。”

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常委们多次下基层走亲连心,解决实际问题。亲民的作风赢得百姓一片赞许,也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对浙江百姓而言,群众工作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理论命题,而是一以贯之的实际行动。

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用脚步丈量浙江大地,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从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访民情、听民声,细问农民兄弟的家庭收入,倾听孤寡老人的心中诉求。“做群众贴心人”,是习近平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为此,全省各地将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基层党建的抓手。

浙江百姓见证:各地普遍实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省心、省事、省钱的高效服务;一支支以党员为核心的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实现“无缝隙、无盲点、无遗漏”的联系不漏户、党群心贴心。

浙江百姓见证:各地把党员服务中心、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中心、老年活动室、卫生服务室等基层公共资源,整合成党群服务中心,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多样化需求。10年来,先后开展三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达352.71平方米。

离开“案头”,走向“田头”,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用大脚板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使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越来越短。在台州路桥,无论走到哪个村居,都能看到醒目的“驻村百晓连心窗”,公布了驻村干部的照片、岗位、联系电话,百姓遇到什么麻烦事都能及时找到人;在衢州,每家农户都有民情档案,实行实时动态管理……这些来自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正固化为长效机制,持久发力,推动党员干部为老百姓提供更全面到位、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夏日炎炎,在金华市金东区近宅村万景农业观光园项目现场,机器正忙个不停,村民颜晓刚望着水果大棚里成熟的小番茄、开心采摘的游客,满脸笑容地说:“种什么,怎么种,党员和专家都是手把手地教,怎能不满意啊?”最近的一次群众评议中,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总体满意率达98.2%。我省去年的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为87.3分。

百姓冷暖,万家忧乐。从广大党员干部倾听的每一句心声,到百姓安居乐业的每一个细节,浙江各级党组织用“服务”这把钥匙,打开了改革攻坚的一个又一个关键节点,开启了社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境界,民力在凝聚,民心更温暖。

【编辑: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