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对于家乡的印象,总是停留在“温州好小”。
之前,温州的确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为0.3亩,使得240万温州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外出闯荡,这也直接“卡”住了温州的发展。近10年来,温商在外投资近1万亿元,与温州本地投资不足形成了鲜明对比。温州的发展,受土地要素制约非常突出。
然而,这一切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今天,本报带你看看赶超发展两年间,温州在拓展空间、拉开框架、优化产业等方面的大手笔。
温州其实是空间资源大市,全市可开发利用的滩涂资源有86万亩,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以及国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是温州拓展发展空间的希望所在。我市现规划和在建围垦面积221平方公里,和2012年温州中心城区206.5平方公里相比,相当于再造一个“海上新温州”。
回首过去两年间,我市在铁路、高速、市政道路等领域的赶超建设成果显著,积极助推大都市核心区的打造,拓宽城市的发展框架。2013年,市域铁路S1线掀开建设热潮,引领温州驶入城市轨道交通时代;2014年,龙丽温高速文瑞段动工,带动温州西部山区100多万百姓奔向致富路。今年,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延伸工程已率先通车,新金温铁路温州段计划年底投运,广化路南延工程顺利推进……
有了空间,温州产业布局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记者了解到,我市除了两大产业集聚区可以搭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以外,去年,还颁布了“五一0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指导意见,对全市五大传统产业进行新规划,同时还新纳入10大新兴产业,谋划赶超发展新篇章。
我市现规划和在建围垦面积221平方公里
再造一个“海上新温州”
本月15日召开的全市围垦造地推进会透露,目前我市实际实施围垦(促淤)工程9项、18.3万亩,实施造地工程9项,近两年来的围垦面积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后50年或是新世纪以来13年的全市围垦面积。
围垦造地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一些有围垦条件的沿海地区,都是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来拓展空间。荷兰1/5的土地,日本沿海城市1/3的土地都是通过填海得到的,韩国、新加坡等国也非常重视围垦造地。回望温州,瓯江边上的滨江商务区、会展中心、中心片污水处理厂、温州第二十二中学等项目就坐落于围垦区域。
围垦造地又是落户大项目大企业的主要平台。目前我们已经谋划了省级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和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两大平台,接下来还要引进投资超20亿元乃至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这些都必须在围垦造地上做文章,真正破解大项目落地难问题。时尚新天地、医乐园、世界温商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和“温商回归”签约的大项目,都需要围垦大空间支撑。
在温州城快速长大的同时,一片新大陆——“海上新温州”也正在逐渐浮出水面,为温州城提供了一个无可限量的未来。
温州多山寡地,却又是潜在的空间资源大市。据2004年调研数据来看,全市共有海涂资源636平方公里。向东发展,向海要地,做到东拓、西优、南连、北接、中提升,由“沿江城市”逐步向“滨海城市”过渡,是2013年总规修订后提出的发展方向。
现实中,温州各地围垦造陆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三年实施20万亩围垦工程”,20万亩就是133平方公里,相当于2012年温州中心城区的五分之三还多。这133平方公里中包括了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围垦工程——“瓯飞”工程的91.3平方公里。除此之外,平阳、苍南、洞头等地也都开展了围垦工程,其中包括洞头黄岙二期围涂工程、温州小门岛西片围涂工程、洞头环岛西片围垦工程、平阳西湾北片围涂工程和苍南大渔湾一期围垦工程,共计44平方公里。
加上早前实施的瓯江口新区浅滩一期、二期围垦面积共计88平方公里,近年来温州规划和已经开工建设的围垦工程总面积达到221平方公里,和2012年温州中心城区面积206.5平方公里比起来,围垦工程相当于在海上造出一片比原来温州城更加宽广的新大陆。
从1平方公里到414.6平方公里温州城在变大
○早在公元323年,著名学者郭璞选址始建温州城。当时的温州城总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5个白鹿洲公园大小,东至环城路,西至九山路,南至人民路,北至瓯江。
○建国后至1979年之前,由于人口增加以及经济缓慢发展,温州主城区开始了1700年来的首次扩张——向东边扩张了3平方公里,一直到灰桥、南站一带。不过当时经济发展缓慢,所以直到改革开放前,温州主城区面积也只是停留在4平方公里左右。
○改革开放后,温州发展迅猛,小商品经济和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很多周边小村庄、小城镇居民涌入,加上1984年温州被列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这更使得温州城市迅速扩张。1985年,温州主城区采取了改造旧城和适当外扩相结合的建设方针,东至杨府山,西至双屿,南至白鹿洲,北仍为瓯江,这一扩,温州主城面积就达到了12.95平方公里。
○时间一晃到了1993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温州主城区面积进一步向东向南扩展,东至状元,南至黄龙,从12.95平方公里猛地扩张到95.4平方公里。
○由于温州西边和南边靠山,北面临江,因此向东发展成为温州的大势所趋。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速,2003年,温州首次提出了“面海发展”战略思路,要从“沿江”城市向“滨海”城市发展。此时的温州东至永强,西至黄龙,南至梧田。同时,仙岩、丽岙和茶山这几个地方也被纳入了主城区范围。
○到了2012年,温州城区面积已经达到206.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60多年来,温州城区面积共增长了200多平方公里。
○根据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3年修订),到2020年末,温州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414.6平方公里,这就等于在原来206.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翻一番。都市区以温瑞平原城镇化地区为核心,包括中心城市、乐清、瑞安、洞头、永嘉等城镇密集地区。
记者走访海岸线揭秘新蓝图
“海上新温州”到底是啥样?
全市各地围垦造地进度如何?围垦造地又将给温州带来什么样的发展空间?日前,晚报记者从南至北走访全市新海岸线。
◇江南海涂围垦工程
建设道路18公里落地企业47家
从平阳萧江互通枢纽下甬台温高速公路后,沿着世纪大道一路向东,汽车行驶约15分钟,记者看到了孤立在一片空地里的红色建筑——龙港新城规划展示馆。这座展示馆静默地守望着眼前伸展开来的106.8平方公里土地,这片即将成为浙江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主平台、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的热土。
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沉寂之地,2003年苍南县启动江南海涂围垦工程,为这里注入一股又一股源源不断的活力。苍南县副县长蒋献生在全市围垦造地推进会上介绍,目前,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已建道路18公里,在建道路23公里;已落地工业企业47家,投产18家。逸和新天地综合体、工业城市综合体等一批百亿重大工程,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与市民亲密相见。
◇瓯飞工程
不出一年,围垦区就可造路盖房子
进入温州市滨海园区后,朝着东南方向一路前行,当建筑物与行人逐渐减少,海风逐渐增大时,瓯飞工程施工现场便到了。记者到达现场时约为下午两点半,正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间,一座水闸旁的淤泥地里,工人带着安全帽“深陷其中”。工人们几乎半个身子陷在淤泥里,他们的工作是将淤泥清理干净,以便围垦区内的海水能够顺利排出。工人们指着一旁被泥石团团围住的一大片海水说,不出一年,这里就会变成可以造路盖房子的土地了。
瓯飞工程为省、市重点工程,位于瓯江之滨至飞云江畔,南、北两侧边界分别是飞云江及瓯江河口边界外延线。瓯飞在建项目点多面广,瓯飞起步区(龙湾二期)工程用21个月时间,实现了3万多亩围垦的堵口合龙,比同类规模工程节省了1~2年时间;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片)2013年7月份进场施工,现海堤已全线达到1.0米高程(海堤净高已达4米),比原施工计划提前了半年时间。
◇乐清湾港区一期围垦工程
5个码头已全部投入营运
瓯江入海口北侧,有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湾乐清湾。据省海洋功能区划,乐清湾理论基准可围垦20多万亩土地。目前,乐清湾港区一期南区和北区围垦工程,已累计完成围垦用地9000亩,依托围垦用地开发建设的港区5个5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码头已全部投入营运。以码头为依托,浙能电厂进行第三期扩容提升,总装机容量将达452万千瓦;重大产业化项目海螺水泥正式投产,日平均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
另外,胜利塘北片围垦已完成10137亩,依托此开发建设的正泰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我市唯一被列入2015年地面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名单的项目,将打造成为浙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农光互补光伏应用基地。同样值得高兴的还有依托乐海围垦用地开发建设的环保产业园(一期)已入驻企业26家,投产后产值可达20亿元;规划总面积1560亩的智能科技产业园,预计入园企业近百家,总投资48亿元,可实现产值85亿元。
◇市民点赞围垦工程
围垦造地为温州发展提供空间
为温州企业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董国钧:当我实地踏上瓯江口,我感觉到自己非常渺小,浅滩一期这片围垦出来的土地真是可以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滩涂围垦的难度和伟大。我身边一些侨胞朋友想回温州做生意,但是总被土地问题制约。现在有了这么大一片土地空间,我觉得,未来,温州和温州人必然会有一番新的作为。
温州土地资源紧缺,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围垦造地为温州企业上规模、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企业家普遍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