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财政厅厅长
钱巨炎
2015年前7个月,我省的信息软件服务业税收增长41%,“不冒烟”的产业税收增势表现强劲。
这些年,我省财政收入增长进入新常态。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科学指导,全省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财政收入结构更趋合理,绿色基因也不断增多,收入基础更加扎实。
短短十年间,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浙江财税部门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并以此为指导,发挥财税职能作用,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财税新路。
算账是财税部门的看家本领,什么样的算法决定了什么样的财税结构。面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算大账还是算小账,考验的不仅是财税部门的专业本领和价值取向,更是胸怀和担当。十年探索和实践,财税部门始终牢记要算好四本账。
算好长远账。护好绿水青山,就不能再拼资源、拼环境,壮士断腕,一批对资源环境破坏较大的企业和产能,短期内势必影响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同时,生态保护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显然会给本来就“紧平衡”的财政收支格局带来压力。但风物长宜放眼量,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财税部门宁可少收眼前的三五斗,也要把绿水青山长远地保护好。
算好全局账。绿水青山是一个跨越行政区域的有机整体,过分计较一时一地的利益得失,往往会一叶障目。财税部门树立全局观,算好全局账,处理好投入与产出、区域与整体的关系。只要有利于全省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增加的,就认准方向,大胆闯、大胆试。
算好生态账。浙江山不高,却郁郁葱葱;水不宽,却蜿蜒秀美。山水相宜,处处是景,体现出江南山水的韵味。这些资源,如果保护得法、运用得当,培育出旅游、休闲、健康等新兴业态,转化为绿色经济,就成为了财政收入永续增长的不竭源泉。
算好民生账。老百姓过去盼的是温饱,现在盼的是环保,是山清、水绿、天蓝的居住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绿水青山实际上就是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最普惠优质的公共产品,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账算清了,目标明确了,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行动。十年来,财税部门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坚持战略引领,守护好绿水青山。财税部门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治水、治气、治林,留住浙江好山水。围绕“五水共治”,通过盘活存量、整合专项资金、压缩“三公”经费等方式筹措资金,省财政7年内安排600多亿元用于治水。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对试点县因保护生态功能而限制部分产业发展的机会成本从体制上给予补偿。围绕生态公益林保护,建立健全财政补偿标准调整机制,从制度上遏制林农“坐山吃山”的冲动。
坚持转型发展,发掘好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摇钱树”、“聚宝盆”?财税部门积极实施转型升级“组合拳”,努力让产业结构变新、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建立与亩产效益相挂钩的财政奖惩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业创新型领域集聚。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省产业基金,支持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等7大产业和农业农村发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灵活运用政策工具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使绿水青山成为富村富民的金山银山。
生态保护短期内可以靠政策、靠资金、靠投入,但长期必须靠制度。十年来,财税部门在制度供给上动脑筋、下功夫,不断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谁保护,谁受益。绿水青山等生态产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收益外溢、成本外流。财税部门探索建立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第一个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将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与水环境保护情况相挂钩。通过财税机制引导,扭转了“上游污染、下游防治”、“上游发展、下游污染”的权利义务错位现象。
谁使用,谁买单。利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经济手段,由市场决定排污权价格,实现环境容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均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累计实现各类排污权有偿使用14192笔,有偿使用费23.2亿元,排污权交易5428笔,交易额10.7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谁污染,谁交费。研究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根据各地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内化污染成本,提高污染代价。同时,探索以单位GDP能耗为基础的节能量交易制度和生态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市场发现价格,体现生态保护的价值。
经过十年努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浙江财税人的基本遵循和自觉行动,生态红利和制度红利也不断显现,财政收入更扎实,城乡居民钱包更鼓了,区域发展也更均衡。
十年风雨,十年探索,我们已走出了一条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财税路径。这条路,蕴含着生态、经济、财税的良性互动,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相信路上的风景会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