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长三角新闻
抗战影像志第八日·致敬|借你们的镜头铭记历史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 2015-09-02 16:08:00

  浙江新闻客户端编辑陆斯超董立林姚瑶

  在这组影像志的最后一篇中,我们要特别来感谢那些为我们记录下一个真实世界的摄影师。

  他们身处抗战最前线,炮火与枪子齐飞,稍有不慎,就是殉身失命。

  不同于抗战的战士,他们原本不需要出现在战争第一线,但总有一双眼睛,需要代替我们去亲见那些可歌可泣的时刻,去记录下那些瞬间。

  我们向所有抗战摄影师致敬,这里,只是其中四位的故事。

  但他们都是浙江籍的摄影师,这尤其让我们觉得骄傲。

  罗光达

  壮士暮年整理出版多部摄影集

  罗光达是浙江吴兴南浔镇人,南浔镇是典型江南小镇,小桥流水、年华似水脉脉,这样温柔乡养出的儿子,没想到也有铮铮铁骨一面。

  老罗是晋察冀画报创始人之一,同时拍摄许多抗战时期作品。1938年奔赴延安,加入共产党,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摄影记者。70多岁的时候,他决心编辑出版《人民战争必胜——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摄影集》。

  没有办公室、没有经费、没有固定班子,顾不上年老体弱,翻箱倒柜,从上万张作品中选出500多张照片。床上、桌上铺得到处都是, 1984年到1994年,罗光达先后出版了《沙飞摄影集》、《人民战争必胜》等多部画册。

  他把老一代摄影家流血牺牲拍摄的摄影作品,从画报社资料室挖掘出来,费尽心思,编辑出版,把宝贵资料珍藏于民。

  罗老平时很有生活情趣。在赵州桥拍摄时,他说要利用晚年拍摄一组各地的古桥古塔。

  他在抗战时期的著名影像作品,包括《朱德在马上》、《太行山上》、《金顶妙峰山的哨兵》、《白求恩在前线抢救伤员》等。

  雷烨

  牺牲前他砸碎了心爱的相机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抗战时期牺牲的战地摄影记者雷烨长眠于此。他以相机为武器,枪林弹雨中拍摄下《行进在祖国的边城》、《战斗在喜峰口》、《塞外宿营》、《日寇烧杀潘家峪》(组照)等上百幅珍贵的战地照片。

  1943年,雷烨牺牲于河北省平山县,1958年迁葬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在记载雷烨烈士的档案中,籍贯一栏只填写了“浙江省”。

  他拍摄的照片真实记录下侵华日军的暴行以及冀东子弟兵突破日军和伪“满洲国”防线,转战长城内外,收复失地,光复河山的动人画面。

  1943年4月20日,雷烨带领两名警卫员到原晋察冀画报社驻地取秘密文件。归途遇扫荡日军,后因孤立无援,在一条狭长山谷中被敌包围。危急时刻,雷烨掩护警卫员突出重围。迅速撕毁身上携带的文件,砸碎了心爱的相机和望远镜后,年仅29岁的雷烨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整理烈士遗物中,晋察冀画报社的同仁发现了一本血染的相册,里面夹着雷烨尚未整理完成的摄影专辑照片。

  在雷烨烈士墓前刻着如下碑文:“雷烨同志,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青年诗人,浙江省人,1938年秋到晋察冀边区,任前线记者团记者,1943年反‘扫荡’战斗中牺牲于平山,年仅29岁。”

  徐肖冰

  刚拍几个镜头,敌人的机枪就扫过来

  徐肖冰、侯波夫妇是给毛主席拍照的摄影家中,最出名的一对。

  上世纪30年代二人相继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用手中相机记录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业绩,还为毛主席拍摄大量照片。他俩的作品成为“反映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和伟人系列”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一声枪响,全国抗战爆发。当时,徐肖冰正在西北电影公司工作。有一天在八路军驻山西太原办事处的院子,他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和叶季壮。周恩来欢迎他到前方部队去,只是思想上要准备吃苦。

  在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筹备下,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准备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该片邀请了袁牧之、吴印咸等人专程从国统区赶到延安拍摄,正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徐肖冰也被调来参与工作。

  1939年初,电影团分两路到敌后拍片。徐肖冰去冀中,动身的前一两天,毛泽东请他们吃了饭。奔赴华北抗日根据地时要经过好多道封锁线,而且敌人扫荡频繁,常常一口气要跑几十里,最多一次跑了140里。电影团有一次被敌人包围,当时有袁牧之、李肃和徐肖冰,幸亏部队保护突围出来。算是有惊无险。

  影片中需一段敌后游击队活动的镜头,要到敌占区去拍。一天夜里,徐肖冰和通讯员化了装,准备在靠近铁路的地方拍游击队活动,背景是敌火车疾驶而过。他们躲在一个炮楼里,通过枪眼等待拍摄,等到下午才拍到那个需要的镜头。

  对战场熟悉后,徐肖冰胆子大了,甚至用日本兵当“群众演员”,把日本火车当拍摄道具。

  因为拍摄有时候“导演”领导人,拍摄八路军高级将领指挥作战的场面。那些领导人被“指挥”一会坐着,一会又站起;同样的动作,让他们做好几遍。终于邓小平抗议了,说,“把我们平常工作的场面拍下来不是很自然吗?现在表演的东西太多,很不自然,你们这是搞什么嘛?拍一点不就行了吗?”

  被安排躲在巷道里偷拍战斗场面的徐肖冰,按捺不住拍摄宏大场景的激情,跳出去扛起摄影机,像战士挥枪作战一般。可是刚拍了几个镜头,敌人的机枪就扫过来了。几个战士刚把他拽回来,又一梭更猛烈的子弹打过来。“真险,再晚一会儿,我就光荣了!战士当时对我吼道:‘你不要命了,敌人会把你脑袋打碎的!’我就只好在后面找缝隙拍敌人的惨相。”

  高帆

  拥有的第一台相机是敌军装备

  高帆是萧山人,就是萝卜干很出名的萧山。他1938年参加革命,曾是八路军129师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重要摄影师。

  他的作品朴实、真切,具有强烈现场感和凝重历史感,高帆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编辑出版摄影画报。

  1938年,高帆赴延安投身革命,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太行山区的一二九师政治部当宣传干事。由于他从小喜爱美术,在学校时又已碰过相机,很快就成了一名一手拿画笔,一手拿相机的小八路。

  1939年,部队从日本侵略者手中缴获了一台照相机。部队根据高帆学过摄影知识的特长,将这一特殊的武器交给他使用。从那时起高帆以照相为武器,开始走上一条战地摄影记者之路。

  1944年6月,部队领导决定出摄影画报。高帆被指派前往晋察冀画报社协助制版。高帆化装后,腰里别了两颗手榴弹,带着刘伯承、邓小平的信件和一叠照片,在武工队员的护送下,越过重重封锁线,从晋冀鲁豫前往晋察冀军区。

  高帆在晋察冀军区把照片制成铜版,带回摄影制版材料,往返40天,圆满完成任务。从此开始,《战场画报》以崭新面貌出现,开始发表摄影作品,成为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战争是革命军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记录战争是战地记者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这是高帆经常自勉的两句话。

  用来注脚这些战地摄影记者们的故事,或者也是恰当的。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每一位投身抗战的摄影记者,或许都抱着这样的情怀和壮志。

  他们听从内心的召唤,以个体之力,完成了历史使命。

  再一次向所有曾战斗在抗战前线的摄影家们致敬!

  感谢所有提供珍贵影像照片的同仁,感谢所有认真阅读过我们八日抗战影像志的你们。

  抗战影像志第一日·勇士|面孔上的坚毅和英勇

  抗战影像志第二日·珍藏|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次守望

  抗战影像志第三日·勿忘|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抗战影像志第四日·远征|追寻父辈那被遗忘的血性

  抗战影像志第五日·花朵|破碎的山河上他们仍然绽放

  抗战影像志第六日·英姿|镜头内外他们都是战士

  抗战影像志第七日·领袖|豪气和平易皆在这一刻

  抗战影像志第八日·致敬|借你们的镜头铭记历史

  匆匆八日,我们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这些镜头之下和镜头背后的故事。

  所有的故事都承载在这些人身上,勇士、呐喊者、儿童、领袖、摄影师等等,他们是千千万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华儿女代表,让影像变得丰满,让回忆变得滚烫。

  不知道哪一期让您的印象最为深刻?

  我们猜测,是领袖们不动如山、指挥若定的英姿?是那些绽放在战火之上孩子们的笑容?

  是以王选为代表的至今为抗战受害者奔走的热心人士?又或者是那些穿梭在炮火之中,以镜头铭记下历史的摄影记者们?

  不论是谁,70年前的硝烟终究是远去,我们感谢这所有人,让我们今天拥有和平安定的人生。

  新的镜头之下,将定格的是更多的笑脸,述说着新的中国故事。历史不忘,继往开来。

系列专题的图片节选自金城出版社《最前线:中国共产党抗战图像志》(中英文版),出品人:王吉胜,主编:高初、晋永权 本书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Social Archive of Chinese Photography)过去数年的档案和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和金城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也被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00种重点图书,在2015年9月出版。
《抗战影像志》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浙江新闻客户端联合出品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