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长三角新闻
浙江减排提前一年超额完成 体制机制上创多项“全国首例”
稿源: 浙江在线  | 2015-10-30 12:33:0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环保工作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走生态立省之路,为从更高水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

《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八大水系、运河、主要湖库省控以上断面劣Ⅴ类水质比例控制在5%以内,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大于75%。灰霾天气出现频率明显下降……

转眼,今年已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浙江省环境治理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呢?

“十二五”前4年,浙江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13.84%、12.89%、16.02%和19.39%,已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的121.4%、103.1%、120.51%和107.7%,提前一年实现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减排目标。

去年一年,浙江全面完成了垃圾河清理,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5042公里,远超年度预期目标。

2011-2014年,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断面比例分别为62.9%、64.3%、63.8%和67.5%,Ⅴ类和劣Ⅴ类占比分别为24.4%、18.5%、20.8%和18%。

2011-2014年,霾天分别为115.7、77.5、84和70天。2014年,PM2.5全省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1%。2015年1-9月,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28-56微克/立方米,平均为46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5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为9.8%;较2013年同期下降6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为11.5%。

2011-2014年,全社会能耗比上年分别增长5.7%、1.4%、4.1%和1.0%,4年平均增长3.0%,增速比“十一五”时期下降4.0个百分点,预计可以顺利完成“十二五”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3.1%、6.1%、3.7%、6.1%,4年累计下降17.8%,预计能顺利完成“十二五”单耗下降18%的约束性目标。

治水

2014年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5042公里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地处浦阳江上游,享有“水晶之都”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当地老百姓依靠水晶玻璃产业发家致富,可同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浦江境内85%的河流被污染,浦阳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为劣Ⅴ类水质。浦江县一度因“牛奶河”而“声名在外”,也因此被戴上了“全省最脏县”的黑帽子。

关停作坊、扶优劣汰、提升改造、约谈问责、产业转型……2013年,浦江县重拳出击,发动全体民众打响了一场漂亮的治水之战,而这也成为了浙江治水的里程碑。现在的浦江县,黑臭河消失了,浦阳江出境断面水质也由劣Ⅴ类提升到总体Ⅲ类。绿水青山再现浦江大地,当地老百姓再次走上了致富之路。这样的案例在浙江不胜枚举,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这样的发展模式正在浙江大地不断被复制与验证。

2013年底,浙江省作出“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省委书记夏宝龙亲自挂帅督办,明确提出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河长制、挂图作战……2014年,“五水共治”掀起了全省治水大会战。

今年是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全面铺开的第二年,对照浙江省提出的“一年灭黑臭、两年提水质、三年可游泳”的三年(2014-2016)治水目标,这份“期中”试卷到底成绩如何呢?记者从浙江省环保厅获悉,在过去的一年里,浙江全面完成了垃圾河清理,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5042公里,远超年度预期目标。

据统计,“五水共治”一年来,浙江全省造纸、印染、化工行业淘汰关停企业1134家,原地整治企业2153家,搬迁入园企业342家。全省87个县(市、区)划定禁限养区,关停或搬迁养殖场74611个,完成年存栏50头-100头养殖场污染治理19674个,改造提升年出栏100头以上养殖场24699个。

在城镇截污纳管方面,全省完成8个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增城镇污水收集管网2000公里以上,设区城市、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2%、88%,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45%以上;加强工业企业的截污纳管,凡是污水管网能到的地区,重点污染企业污水都要按有关规定纳管排放。

治气

全省PM2.5平均浓度逐年下降

2013年,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雾霾侵袭,一时间,口罩成了杭州市民出门的“标配”。然而,在经历了2014年一年的“大考”之后,浙江的大气状况明显好转。据检测统计,2011-2014年,霾天正在逐渐减少,分别为115.7、77.5、84和70天。

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30-65微克/立方米,平均为53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8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为13.1%。今年1-9月份,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再次下降,为28-56微克/立方米,平均为46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5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为9.8%;较2013年同期下降6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为11.5%。

减排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减排目标

“十二五”期间立下的减排“军令状”,浙江省已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前4年,浙江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下降13.84%、12.89%、16.02%和19.39%,完成减排目标的121.4%、103.1%、120.51%和107.7%。

“浙江的产业结构以‘低、小、散’企业为主,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此外,还存在重污染、高能耗企业多,执法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春中说。作为全国减排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在体制机制上创造了多项“全国首例”。独创性提出以“减量定增量”的原则,在全国率先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以及贷款租赁等。

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是难中之难。浙江省交出的“十二五”减排成绩单中,氮氧化物减排比例为全国最高。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率先完成国内第一台煤电机组的烟气清洁排放建设与改造,目前全省火电机组、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都已建成脱硝设施并投入运行,所有火电机组、燃煤热电机组都已完成脱硫设施改造。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在去年30.7万辆的基础上,今年再计划淘汰黄标车29.66万辆。同时全面启动油品升级,2014年全省加油站已全面实现国Ⅳ标准车用汽柴油供应。

“十二五”期间,浙江全省共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企业2219家,搬迁或整治提升3429家;201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完成行政处罚案件40535件、处罚款18.86亿元,行政拘留1777人,刑事拘留2208人,严厉打击了各类严重环境违法行为……一连串数字显示了浙江繁重的减排任务,也展示了浙江的减排决心和力度。(青年时报)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