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到的海狸鼠,从头到尾差不多有1米长。
前天晚上,在温州医科大学师生们的朋友圈里,几乎被一只有十来斤重的“巨鼠”刷屏。网友们看到这只“巨鼠”后脑洞大开,猜测它是“吃了特殊化学药物,基因突变的实验鼠”。
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说,这只巨鼠在校园里“溜达”被抓住后,被某某人拿去吃掉了,据说味道还不错。
实际上,经钱江晚报记者证实,这是一只海狸鼠,有可能是被放生的,不知为何出现在了大学校园里。目前,这只“海狸宝宝”已经被送到了当地的动物保护中心,很安全。
大学校园河道旁惊现“巨鼠”
经鉴别是一只海狸鼠
前天下午到晚上,温州医科大学师生们的朋友圈,几乎被这只“巨鼠”刷屏。
温州医科大学的茶山校区依山傍水,校园里有很多河道,前天下午四点多,医科大学的保安在河道边巡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只灰色的“巨鼠”。
“我们都没见过这种动物,所以很紧张,怕它会咬人,或者造成其他危险。”温州医科大学保卫科的赵建中处长介绍,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学校保安们也是放了大招。他们先后拿出四个大的渔网,忙活了好久,最后才将这只善于奔跑的“巨鼠”网住。
温州医科大学的小伙伴们也是脑洞大开,纷纷猜想“巨鼠前传”。
有学生说,它是基因突变的老鼠;也有学生说,这应该是求是楼里的实验鼠;还有同学,结合以上两点猜测,认为它是“吃了特殊化学物质,基因突变的实验鼠”。
“巨鼠”被“捕”之后,先是被带到了学校的动物实验室,实验室的老师经过初步鉴别,认为这是一只海狸鼠。
它可真是一个大家伙
连身子带尾巴毛估估一米长
“第一个想法是把它抓到动物园去,或者移交给动物保护组织。”赵建中说,当时,学校已经联系了温州“绿眼睛”动物保护组织,不过由于临近晚上,志愿者无法及时赶到,这只海狸鼠就暂时被安置在保卫处的办公室过夜。
“它看起来很大,整个身子加上尾巴,大概有一米的长度。”赵建中介绍,海狸鼠尾巴最粗的地方,大约有小姑娘的手腕那么粗,拎起来试了一下,差不多有十斤重。
这一夜,为了守护好这只海狸鼠,保卫科的值班人员真是操碎了心。
由于担心海狸鼠饥饿,值班人员先为它买了五六个苹果,为了防止海狸鼠跑掉,他们又从实验室拿了一个很大的铁笼子,将海狸鼠安置在里面。
“它会咬人的咯,一颗牙齿比常人的大拇指还粗。”赵处长介绍,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海狸鼠吃苹果的样子,“它就跟小孩子一样,用双脚把苹果拿起来,用牙齿一圈圈咬过去。”
海狸宝宝已被“绿眼睛”接收
它怎么来的还是个谜
昨天上午,温州绿眼睛环保组织的执行主任王芒芒来到温州医科大学,接走了这只海狸鼠。以后,这只海狸鼠将在苍南灵溪的绿眼睛野生动物保护基地安家落户。
王芒芒介绍,海狸鼠属于海狸鼠科,是一种水陆两栖的食草性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类动物,原产于南美国家,作为外来物种,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被引进到国内。
在温州医科大学捕获的这只海狸鼠,根据其形态来判断,它已经成年。
确定了海狸鼠的物种和归宿,同学们最关心的,就是这只海狸鼠为什么会出现在校园。
“根据这些年的经验,这只海狸鼠很可能是被人放生的。”王芒芒首先否定了“宠物说”。他认为,养海狸鼠作宠物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海狸鼠属于啮齿类动物,牙齿很厉害,可以咬断木质的笼子,养到家里的话有一些攻击性,可能会伤害到家庭成员。
此外,海狸鼠本身是一种经济型动物,皮毛、肉和内脏都非常有实用性,属于国家“三有”(有益、有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保护动物。
“作为国家保护动物,它与一般家禽并不一样,如果要当作宠物养,需要到林业部门办理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如果要进行贩卖,还需要办理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王芒芒说。
王芒芒说,海狸鼠其实很容易养,虽然是水陆两栖动物,但是跟兔子一样是食草性动物,玉米、白菜、菠菜等蔬菜都可以吃,而且不太挑食,即便是剩菜剩饭,也可以养活这个大家伙。
此外,海狸鼠作为外来物种,繁殖非常迅速,如果随意放生的话,很可能因繁殖过量而破坏生态链。
因此,对于这只大家都很关心的“海狸宝宝”,它最好的归宿就是饲养在苍南的“绿眼睛”野生动物保护基地。“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海狸鼠的安全,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发挥一定的科普或者教育价值。”(浙江在线-钱江晚报记者 汪子芳 王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