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宁波加快补齐民生服务短板 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心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7-17 06:39: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补短板创优势 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中国宁波网讯 几天前,人社部宣布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宁波成为首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一些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难题,开始出现破题曙光;

  今年3月,我市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签约共建的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项目正式启动,2017年起,宁波人有望在家门口攻读世界名校的硕士学位;

  去年9月1日,在我市施行了多年的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开始过渡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医保打破户籍限制,农村和城镇居民实现了缴费、待遇、补助上的城乡一体;

  就业创业、教育公平、医疗保障、养老救助……这些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事情,近年来在我市正不断提挡加速,为百姓幸福加码。然而,对照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市相关公共服务的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天大地大,老百姓的事儿最大!民生是全面小康最厚重的底色,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强化政府职责,引导社会参与,整合各方资源,努力提供广覆盖、多层次、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补齐民生服务的短板,我市早已展开了多方的探索和行动:为打造优质乡村学校,我市正在实施为期5年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编制、职评、待遇、专业成长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让乡村学校成为教育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还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帮扶办学提升质量”行动,对基础薄弱的中小学进行结对帮扶,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到2020年,完成薄弱学校改造100所。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还将推进中小学校热水淋浴工程和LED灯具改造计划,全市中小学校阳光厨房建设率达到35%,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我市还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今年新改扩建60所幼儿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确保75%以上的幼儿入读普惠性幼儿园。

  教育为“民生之基”,社保则为“民生之依”。补齐民生短板,社保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保障社保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成为一项重点任务。据了解,到今年年底,我市将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项制度,基本解决制度公平性问题。同时,我市还在探索应对劳动者职业变化及人口流动趋势,畅通体制内外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社保关系转移衔接。而刚刚启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也将逐步解决失能半失能人群护理难问题。为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我市还推进全民参保登记,确保到2020年,本市户籍人员各类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5%以上。

  少有所依,老有所养,黄发垂髫皆得其乐,为了让这样的愿景尽快实现,我市已有相应举措:过去5年间,我市新增各类民政供给服务设施4388个,总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尤其对养老服务设施实施了倾斜投入,目前我市平均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4张,较此前有了极大改善。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因病致贫的问题,我市民政、财政、人社、卫计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扩大医疗救助的因病致贫人员对象范围,提高因病致贫人员和贫困残疾人的医疗救助比例,年度医疗救助封顶线也从4万元提高到8万元,全面实现了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一站式”即时结报。2015年全市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52.6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4亿元。(记者 周琼 实习生 郑伊)

  声音

  期待公共服务标准化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我们要保障就业,建立面向所有市民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同时,我们要精准扶贫,构建精准完善的增收致富体系;教育是我们的明天,因此,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终身体系,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面对老龄化,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也成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未来,市民能更多享受均等和标准化的公共服务,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在每个人身边开放。

  (市党代表江北文教街道社区干部方红珠)

编辑: 陈晓怡

宁波加快补齐民生服务短板 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心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7-17 06:39:00

  中国宁波网讯 几天前,人社部宣布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宁波成为首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一些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难题,开始出现破题曙光;

  今年3月,我市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签约共建的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项目正式启动,2017年起,宁波人有望在家门口攻读世界名校的硕士学位;

  去年9月1日,在我市施行了多年的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开始过渡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医保打破户籍限制,农村和城镇居民实现了缴费、待遇、补助上的城乡一体;

  就业创业、教育公平、医疗保障、养老救助……这些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事情,近年来在我市正不断提挡加速,为百姓幸福加码。然而,对照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市相关公共服务的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天大地大,老百姓的事儿最大!民生是全面小康最厚重的底色,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强化政府职责,引导社会参与,整合各方资源,努力提供广覆盖、多层次、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补齐民生服务的短板,我市早已展开了多方的探索和行动:为打造优质乡村学校,我市正在实施为期5年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编制、职评、待遇、专业成长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让乡村学校成为教育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还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帮扶办学提升质量”行动,对基础薄弱的中小学进行结对帮扶,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到2020年,完成薄弱学校改造100所。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还将推进中小学校热水淋浴工程和LED灯具改造计划,全市中小学校阳光厨房建设率达到35%,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我市还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今年新改扩建60所幼儿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确保75%以上的幼儿入读普惠性幼儿园。

  教育为“民生之基”,社保则为“民生之依”。补齐民生短板,社保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保障社保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成为一项重点任务。据了解,到今年年底,我市将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项制度,基本解决制度公平性问题。同时,我市还在探索应对劳动者职业变化及人口流动趋势,畅通体制内外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社保关系转移衔接。而刚刚启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也将逐步解决失能半失能人群护理难问题。为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我市还推进全民参保登记,确保到2020年,本市户籍人员各类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5%以上。

  少有所依,老有所养,黄发垂髫皆得其乐,为了让这样的愿景尽快实现,我市已有相应举措:过去5年间,我市新增各类民政供给服务设施4388个,总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尤其对养老服务设施实施了倾斜投入,目前我市平均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4张,较此前有了极大改善。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因病致贫的问题,我市民政、财政、人社、卫计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扩大医疗救助的因病致贫人员对象范围,提高因病致贫人员和贫困残疾人的医疗救助比例,年度医疗救助封顶线也从4万元提高到8万元,全面实现了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一站式”即时结报。2015年全市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52.6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4亿元。(记者 周琼 实习生 郑伊)

  声音

  期待公共服务标准化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我们要保障就业,建立面向所有市民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同时,我们要精准扶贫,构建精准完善的增收致富体系;教育是我们的明天,因此,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终身体系,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面对老龄化,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也成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未来,市民能更多享受均等和标准化的公共服务,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在每个人身边开放。

  (市党代表江北文教街道社区干部方红珠)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