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宁波80后援藏干部写了篇文章 一不小心刷爆朋友圈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6-07-29 20:44: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万米高空,机长广播:机上有55位浙江干部将援藏三年,我代表本次航班向他们致敬。全机舱掌声雷动。”

  “观看援藏援青两部纪录片,‘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让每一位援藏援青干部潸然泪下。”

  “很多人问我:你都正处了,为何还来?我笑笑。心里想着——年轻干部总应该有点担当。”

  ……

  昨天,一篇名为《援藏的青葱岁月之初见》的文章在朋友圈火了,作者是宁波第8批援藏干部、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杨周宏。文中记录了援藏路上的所见与感触,展现了宁波援藏干部人才这个群体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短短一天时间,这篇文章的点击量达到了7000多次。

(朋友发来的微信鼓励杨周宏)

  杨周宏是个“80后”,7月18日,他和另外4名宁波援藏干部人才一同奔赴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开始了长达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他是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将担任比如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当地手机信号不太好,今天中午,当甬派记者发短信联系上他时,杨周宏刚和另外几名宁波援藏干部一同下乡归来,“下周一正式到单位报到,我们先去熟悉下情况。”

  “等我15分钟,可以吗?”他在短信里留言。

  甬派记者后来得知,他是去吸氧了。

  “我算是情况相对较好的,同去的队友有的嘴唇干裂流血,因为高原反应,大家夜里睡得迷迷糊糊,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杨周宏说。

  虽然身体上都还有些不适,但让宁波第8批援藏干部人才队伍感到自豪的是,7月26日,当地艺术节上有位藏族姑娘突然倒地,颈动脉搏动和呼吸消失,最后,是一同援藏的宁波医生郭创和刘琳采取急救措施,救回了一条命。

  杨周宏说,去援藏后,领导和朋友们都非常关心他的情况,写下这篇文章本是感谢大家的惦念,只发给了几个熟识的人,没想到一下子在网上传开了。

  杨周宏收到了许多人发来的信息,短信、微信加起来有100多条,还有好几个人想助学:

  “同学群在转你的文章,看了很感动。”

  “在你的字眼行间,看得我触动好深。”

  “文章看得我眼眶湿润了,敬佩你,我的表姐夫第一批援藏也是在那曲,祝愿祝福!”

  甬派全文转载杨周宏的文章,这是个人对援藏经历的记录,也是整个宁波援藏干部人才队伍的缩影——

  《援藏的青葱岁月之初见》

  7月18日,带着市委领导“有志而去,不负重托”的祝福,在单位领导和爱人的目送下,从宁穿路2001号出发。


7月18日晚,到达之江饭店,与全省55位援藏干部汇合,荣耀和责任都铭刻在“援藏干部”四字。


很多人问我:你都正处了,为何还来?我笑笑。心里想着—— 年轻干部总应该有点担当。

  7月19日,杭州培训,第七批援藏干部的交流,让我们心中百感交集;

  观看援藏援青两部纪录片,“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让每一位援藏援青干部潸然泪下。

  7月20日,萧山机场直飞拉萨,天空一碧如洗。

  万米高空,机长广播:机上有55位浙江干部将援藏三年,我代表本次航班向他们致敬。

  全机舱掌声雷动。

  拉萨贡嘎机场,洁白的哈达,神圣的青稞敬酒仪式,还有万里晴空,一切都变得神圣起来。

  走进宾馆,看到如此多的氧气瓶,说都为我们准备。

  第一天傍晚,高反袭来,头被箍紧,眼睛不适,嘴干,喉咙痛,晚上无法入眠。

  说着想不吸氧,最终还是向身体发出的信号妥协。

  此刻才真正明白:睡与不睡一个样,吃与不吃一个样。

  但对家里说:身体一级棒,一切安好。

  圣洁的白塔,雄伟的布达拉宫就在边上,看到虔诚的信徒,心中油然升起“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的感慨。

  拉萨休整三天,与辽宁的77位援藏干部汇合。

  参加岗前培训。牢记: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民族团结做到“三个不”。

  7月24日,启程奔赴那曲地区比如县。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一直蜿蜒缠绕着青藏线。

  乘车14小时,翻越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脉,领略高原人民的热情,感受翻越4900米山口的巅峰,还体会了山路十八弯的惊险。

  比如县全体干部职工、学生代表、僧人代表以及群众代表约200人,身着正装和节日盛装,手捧洁白的哈达欢迎。

  盛大的欢迎仪式让我们受宠若惊。在黝黑的脸庞上,感受高原人民的热情。

  自己的第一张带有藏文的名牌,小心的留存做了纪念。

  7月25日,未做休整,大早赶往茶曲乡的山上参加比如县旅游文化艺术节。

  盛大的场面,激情的藏族舞蹈,领略高山之巅,白云之下的宏伟。

  来自县里十个乡镇的百姓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支起帐篷,同娱同乐。

  白天不懂夜的黑。41°高温炙烤下的你是否也很难理解此刻的我穿着棉毛衫,棉毛裤,还穿上了冲锋衣……

  那曲地区有两季:一是冬季,二是大约在冬季。

  这里不仅有蓝天白云。全城的基建,让这里尘土飞扬。

  下周我将在这里报到。

  这里的一切都在适应,唯有割舍不下的是家人的牵挂。

  临出发前,全家一起包饺子为我家宴饯行,每天晚上儿子视频中恳求:爸爸,我要你回来!想着通达的妻子,年迈的爸妈,心生愧疚。

  最后,引用第八批援藏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斌峰的话:

  有一种高度叫海拔4500.2米,

  有一种温度叫零下42.9度;

  有一种距离叫离家3793.1公里,

  有一种稀缺叫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8%;

  花红、网红,怎比高原红;

  金曲、银曲,不如那一曲……

  我在那曲地区比如县,感谢你的惦念。

  ——周宏

  记者沈之蓥

编辑: 孙研

宁波80后援藏干部写了篇文章 一不小心刷爆朋友圈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6-07-29 20:44:00

  “万米高空,机长广播:机上有55位浙江干部将援藏三年,我代表本次航班向他们致敬。全机舱掌声雷动。”

  “观看援藏援青两部纪录片,‘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让每一位援藏援青干部潸然泪下。”

  “很多人问我:你都正处了,为何还来?我笑笑。心里想着——年轻干部总应该有点担当。”

  ……

  昨天,一篇名为《援藏的青葱岁月之初见》的文章在朋友圈火了,作者是宁波第8批援藏干部、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杨周宏。文中记录了援藏路上的所见与感触,展现了宁波援藏干部人才这个群体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短短一天时间,这篇文章的点击量达到了7000多次。

(朋友发来的微信鼓励杨周宏)

  杨周宏是个“80后”,7月18日,他和另外4名宁波援藏干部人才一同奔赴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开始了长达3年的对口支援工作,他是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将担任比如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当地手机信号不太好,今天中午,当甬派记者发短信联系上他时,杨周宏刚和另外几名宁波援藏干部一同下乡归来,“下周一正式到单位报到,我们先去熟悉下情况。”

  “等我15分钟,可以吗?”他在短信里留言。

  甬派记者后来得知,他是去吸氧了。

  “我算是情况相对较好的,同去的队友有的嘴唇干裂流血,因为高原反应,大家夜里睡得迷迷糊糊,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杨周宏说。

  虽然身体上都还有些不适,但让宁波第8批援藏干部人才队伍感到自豪的是,7月26日,当地艺术节上有位藏族姑娘突然倒地,颈动脉搏动和呼吸消失,最后,是一同援藏的宁波医生郭创和刘琳采取急救措施,救回了一条命。

  杨周宏说,去援藏后,领导和朋友们都非常关心他的情况,写下这篇文章本是感谢大家的惦念,只发给了几个熟识的人,没想到一下子在网上传开了。

  杨周宏收到了许多人发来的信息,短信、微信加起来有100多条,还有好几个人想助学:

  “同学群在转你的文章,看了很感动。”

  “在你的字眼行间,看得我触动好深。”

  “文章看得我眼眶湿润了,敬佩你,我的表姐夫第一批援藏也是在那曲,祝愿祝福!”

  甬派全文转载杨周宏的文章,这是个人对援藏经历的记录,也是整个宁波援藏干部人才队伍的缩影——

  《援藏的青葱岁月之初见》

  7月18日,带着市委领导“有志而去,不负重托”的祝福,在单位领导和爱人的目送下,从宁穿路2001号出发。


7月18日晚,到达之江饭店,与全省55位援藏干部汇合,荣耀和责任都铭刻在“援藏干部”四字。


很多人问我:你都正处了,为何还来?我笑笑。心里想着—— 年轻干部总应该有点担当。

  7月19日,杭州培训,第七批援藏干部的交流,让我们心中百感交集;

  观看援藏援青两部纪录片,“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让每一位援藏援青干部潸然泪下。

  7月20日,萧山机场直飞拉萨,天空一碧如洗。

  万米高空,机长广播:机上有55位浙江干部将援藏三年,我代表本次航班向他们致敬。

  全机舱掌声雷动。

  拉萨贡嘎机场,洁白的哈达,神圣的青稞敬酒仪式,还有万里晴空,一切都变得神圣起来。

  走进宾馆,看到如此多的氧气瓶,说都为我们准备。

  第一天傍晚,高反袭来,头被箍紧,眼睛不适,嘴干,喉咙痛,晚上无法入眠。

  说着想不吸氧,最终还是向身体发出的信号妥协。

  此刻才真正明白:睡与不睡一个样,吃与不吃一个样。

  但对家里说:身体一级棒,一切安好。

  圣洁的白塔,雄伟的布达拉宫就在边上,看到虔诚的信徒,心中油然升起“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的感慨。

  拉萨休整三天,与辽宁的77位援藏干部汇合。

  参加岗前培训。牢记: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民族团结做到“三个不”。

  7月24日,启程奔赴那曲地区比如县。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一直蜿蜒缠绕着青藏线。

  乘车14小时,翻越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脉,领略高原人民的热情,感受翻越4900米山口的巅峰,还体会了山路十八弯的惊险。

  比如县全体干部职工、学生代表、僧人代表以及群众代表约200人,身着正装和节日盛装,手捧洁白的哈达欢迎。

  盛大的欢迎仪式让我们受宠若惊。在黝黑的脸庞上,感受高原人民的热情。

  自己的第一张带有藏文的名牌,小心的留存做了纪念。

  7月25日,未做休整,大早赶往茶曲乡的山上参加比如县旅游文化艺术节。

  盛大的场面,激情的藏族舞蹈,领略高山之巅,白云之下的宏伟。

  来自县里十个乡镇的百姓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支起帐篷,同娱同乐。

  白天不懂夜的黑。41°高温炙烤下的你是否也很难理解此刻的我穿着棉毛衫,棉毛裤,还穿上了冲锋衣……

  那曲地区有两季:一是冬季,二是大约在冬季。

  这里不仅有蓝天白云。全城的基建,让这里尘土飞扬。

  下周我将在这里报到。

  这里的一切都在适应,唯有割舍不下的是家人的牵挂。

  临出发前,全家一起包饺子为我家宴饯行,每天晚上儿子视频中恳求:爸爸,我要你回来!想着通达的妻子,年迈的爸妈,心生愧疚。

  最后,引用第八批援藏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斌峰的话:

  有一种高度叫海拔4500.2米,

  有一种温度叫零下42.9度;

  有一种距离叫离家3793.1公里,

  有一种稀缺叫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8%;

  花红、网红,怎比高原红;

  金曲、银曲,不如那一曲……

  我在那曲地区比如县,感谢你的惦念。

  ——周宏

  记者沈之蓥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