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宁波制造如何扛起国家使命?唐一军提出明确方向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6-08-18 12:57: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中国制造2025 宁波先行探索

  (唐一军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

  又一个重量级“国字号”改革试点落户宁波。

  今天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在工信部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

  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动情地说:“作为宁波市长,我是带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去年5月,我国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勾勒了振兴中国制造的蓝图,吹响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号角。一年之后,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这是宁波的荣耀和使命,更是国家对宁波的嘱托和期望。”

  拥有良好制造业基础和优势的宁波,在成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示范城市后,接下来将怎么做?如何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唐一军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表示,宁波创建我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是国家赋予宁波探路先行、探索创新的重大使命,是宁波借机借势借力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会,是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跨越的重大机遇,也是宁波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厚植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载体。下一步,我们将抓住用好这一难得的重大机遇,找准方位、明确方向、谋定方略,力争创造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一要“找准方位”,就是从国内外发展大势中找准宁波制造业发展的方位。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我们把“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置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谋划、来实施、来推进,勇于担当、勇当先锋、勇毅奋进,力争走出一条独具匠心、独树一帜的发展路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作出宁波应有的贡献。

  二要“明确方向”,就是把发展智能经济作为宁波今后经济的主攻方向,这一点,我们越来越明确。主攻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智能服务“四大领域”,力争到2025年把宁波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智能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新经济发展样板城市,成为智能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三要“谋定方略”,就是谋划好制造业创新转型的新路径,特别是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两手硬”,打造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和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两大平台”,实施产城融合+要素集聚和需求牵引+精准定制“两大模式”,努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产品向品牌“两大转变”,全面提升宁波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让宁波在中国制造2025这个伟大实践中实现新跨越,取得新辉煌!

  (新闻发布会现场)

  如何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扎扎实实做好试点示范工作,唐一军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扛起责任、勇于担当,以最高的效率打开试点示范新局面。

  宁波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等许多个“中国第一”。改革开放之后,宁波凭借港口之便、开放之利,一跃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去年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突破17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工业利税突破1000亿元,形成了以新材料、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8大千亿级产业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培育了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900多家创新型初创企业,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中国十大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我们提出要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领先领跑作用。

  当前,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也进入了动能转换、创新驱动的阶段。这次宁波有幸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我们倍感自豪,更深感责任重大。这个责任,就是要把“首个”做成“首位”,把“唯一”做成“第一”。我们要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抓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做好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工作,努力闯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制造模式的新路子,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开路先锋。

  二、聚焦发力、勇于创新,以最实的举措创造试点示范新经验。

  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重在对准焦距、精准发力,创造新鲜经验,产生示范效应。我们将突出“三个聚焦”,做好试点示范工作。

  一是聚焦一流目标。按照“对标国际、领先全国”的要求,以发展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以“智能升级、智慧转化、智力集聚”为特征的“宁波智造”新格局。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坚持“工程式推进、项目式管理、精准式扶持”,着力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三大体系”。在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方面,突出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引领产业,提升发展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等一批新兴产业,扶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方面,建设一批协同开放的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构造创新要素高度汇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制造业发展生态。在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方面,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方式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高水平管理人才队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三是聚焦关键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制造业+互联网”、单项冠军示范培育、质量品牌标准提升、制造业创新和制造业人才提升“八大重点工程”,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强化统筹、勇于攻坚,以最优的服务推动试点示范工作实现新突破。

  为抓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试点示范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环境至上的理念,打好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集成战。围绕每一个细分行业和重点工程,出台推进方案,制定专项政策,组建工作班子,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早行动、早见效。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建设用地、财政扶持资金、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向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倾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简政放权上再提速,在优化服务上再加强,全力当好“店小二”,位先进止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创新人才两个积极性,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作为宁波来讲,我们一定以责重如山的担当,以力拔头筹的干劲,以“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成极致”的标准,全力推进试点示范工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宁波应有的贡献。”唐一军掷地有声。 记者时晓竹

编辑: 郭静

宁波制造如何扛起国家使命?唐一军提出明确方向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6-08-18 12:57:00

  (唐一军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

  又一个重量级“国字号”改革试点落户宁波。

  今天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新华社和宁波市政府联合在工信部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

  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动情地说:“作为宁波市长,我是带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去年5月,我国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勾勒了振兴中国制造的蓝图,吹响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号角。一年之后,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花落宁波,这是宁波的荣耀和使命,更是国家对宁波的嘱托和期望。”

  拥有良好制造业基础和优势的宁波,在成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示范城市后,接下来将怎么做?如何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唐一军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表示,宁波创建我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是国家赋予宁波探路先行、探索创新的重大使命,是宁波借机借势借力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会,是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跨越的重大机遇,也是宁波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厚植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载体。下一步,我们将抓住用好这一难得的重大机遇,找准方位、明确方向、谋定方略,力争创造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一要“找准方位”,就是从国内外发展大势中找准宁波制造业发展的方位。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我们把“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置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谋划、来实施、来推进,勇于担当、勇当先锋、勇毅奋进,力争走出一条独具匠心、独树一帜的发展路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作出宁波应有的贡献。

  二要“明确方向”,就是把发展智能经济作为宁波今后经济的主攻方向,这一点,我们越来越明确。主攻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智能服务“四大领域”,力争到2025年把宁波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智能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新经济发展样板城市,成为智能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三要“谋定方略”,就是谋划好制造业创新转型的新路径,特别是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两手硬”,打造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和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两大平台”,实施产城融合+要素集聚和需求牵引+精准定制“两大模式”,努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产品向品牌“两大转变”,全面提升宁波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让宁波在中国制造2025这个伟大实践中实现新跨越,取得新辉煌!

  (新闻发布会现场)

  如何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扎扎实实做好试点示范工作,唐一军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扛起责任、勇于担当,以最高的效率打开试点示范新局面。

  宁波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家机器染织企业等许多个“中国第一”。改革开放之后,宁波凭借港口之便、开放之利,一跃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去年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突破17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工业利税突破1000亿元,形成了以新材料、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8大千亿级产业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培育了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900多家创新型初创企业,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中国十大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我们提出要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领先领跑作用。

  当前,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也进入了动能转换、创新驱动的阶段。这次宁波有幸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我们倍感自豪,更深感责任重大。这个责任,就是要把“首个”做成“首位”,把“唯一”做成“第一”。我们要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抓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做好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工作,努力闯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制造模式的新路子,加快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开路先锋。

  二、聚焦发力、勇于创新,以最实的举措创造试点示范新经验。

  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重在对准焦距、精准发力,创造新鲜经验,产生示范效应。我们将突出“三个聚焦”,做好试点示范工作。

  一是聚焦一流目标。按照“对标国际、领先全国”的要求,以发展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以“智能升级、智慧转化、智力集聚”为特征的“宁波智造”新格局。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坚持“工程式推进、项目式管理、精准式扶持”,着力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三大体系”。在构建“3511”新型产业体系方面,突出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引领产业,提升发展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等一批新兴产业,扶持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方面,建设一批协同开放的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构造创新要素高度汇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制造业发展生态。在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方面,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方式和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高水平管理人才队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三是聚焦关键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制造业+互联网”、单项冠军示范培育、质量品牌标准提升、制造业创新和制造业人才提升“八大重点工程”,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强化统筹、勇于攻坚,以最优的服务推动试点示范工作实现新突破。

  为抓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试点示范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环境至上的理念,打好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集成战。围绕每一个细分行业和重点工程,出台推进方案,制定专项政策,组建工作班子,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早行动、早见效。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建设用地、财政扶持资金、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向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倾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简政放权上再提速,在优化服务上再加强,全力当好“店小二”,位先进止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创新人才两个积极性,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作为宁波来讲,我们一定以责重如山的担当,以力拔头筹的干劲,以“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成极致”的标准,全力推进试点示范工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宁波应有的贡献。”唐一军掷地有声。 记者时晓竹

编辑: 郭静